宋煊,又给宋煊介绍他们俩。
贾昌朝也不是正经八本的科班出身,他是后晋知名史官的曾孙。
宋真宗曾祈谷南郊,贾昌朝于道左献颂辞,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贾昌朝十分擅长训诂学,故而被大儒孙奭看重,又仔细教导过他。
但是孙奭也知道贾昌朝的缺点,那便是他虽然精通儒家经典,但是却喜欢徇私偏袒。
自己举荐他,也是存了一点小心思的。
毕竟人无完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过的好一点呢?
毕竟他的儿子当真不是考出来的,靠着荫补为官,这么多年也都是小官。
贾昌朝后期确实是当了宰相,也提拔了孙瑜。
甚至在孙奭死了之后,也是积极的要求推动荫补他的子孙。
在大臣死后,朝堂会录用子孙作为奖赏,李君佑能做官也是等着他爷爷死了才有机会。
但是到时候,朝堂就没有什么能够助力他们的关系了。
贾昌朝自然是看不过宋煊应天四句的学生之一。
此时他一个劲的打量着宋煊,想要发难。
但是又碍于夫子的颜面,没有主动攻击。
宋煊瞥了贾昌朝一眼,也只是静静听着孙奭的话。
因为他能感受到对面的贾昌朝一直都在憋着心思。
看样子孙奭所说的学生就包括他。
贾昌朝不仅徇私,还爱慕虚荣,喜欢豪华大宅子,以及后期勾结宦官。
但还是有能力的。
孙瑜趋势坐不住,当即询问道:
“宋状元如此优秀,还用得着请我父亲出山吗?”
宋煊瞥了孙瑜一眼,倒是明白他爹的担忧所在了。
毕竟父母是高材生,出现“龙凤成翔”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如今孙瑜便是如此。
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宋煊端着茶杯道:“这期间有什么联系吗?”
孙瑜一下子就不言语了。
他着实被噎住,人家优秀又怎么了,事实都要亲自做吗?
孙瑜看了父亲一眼,连忙拱手道:“是我孟浪了。”
贾昌朝确实不服气:“宋状元,我等对你提出的应天四句实在是不敢恭维。”
“礼记有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圣人作乐以应天……”
“天地本无心!圣人不过应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