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身着紫袍,在东京当官。
还有晏殊,那参加童子试,更是让人羡慕的不得了。
此时的王曾身为宰相倒是没有着急来,毕竟他住的距离皇宫也近了。
一般他们上班都要从正门宣德门进,但是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一道宫城便隔开了许多人。
欧阳修已经打定主意,待到瞧着宋煊新科夸官后,跟他说句祝福的话,自己便要返回家乡,顺便去应天书院看一看。
最后回家苦读,争取下一次科举考试自己也要“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为皇帝的声音不会传到新科进士的广场上,也不会传到外面。
多是皇帝念完后,然后由肉嗓子们一声一声的往外传。
就算是宫墙上也有肉嗓子,向着看热闹的百姓宣扬新科进士的姓名以及名次。
这也是大宋国策定下的与士大夫群体治国,自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荣耀。
金榜题名时,便是人生极大的幸事之一。
可是在广场上聚集的千余名士子,除了早就定为状元的宋煊外,他们都是有些激动以及患得患失的。
走到这一步了,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榜上有名?
况且这千余人的规模当中,也不是没有人站在过这里,只不过没有走到金榜题名那一步,只能等待三年再考试。
晏殊慢悠悠的走着,瞧见宋煊站在角落当中,自是笑呵呵的靠了上去:
“宋状元,心情如何?”
“我现在心态很稳,没有激动的想要去内护城河撒尿。”
“哈哈哈。”
晏殊摸着胡须哈哈大笑几声,指了指宋煊道:
“至少在十年内,今日都是你小子最为荣耀的时刻,可得好好记住这种感觉啊!”
“你如此肯定?”
听着宋煊这般反问,晏殊指了指宋煊:
“好大的口气。”
“嘿嘿嘿。”
晏殊又压低声音提醒道:
“一会殿上被文武百官盯着看,可千万不要丢了气势。”
“多谢。”
晏殊又勉励了其余几名应天府学子,这才直接走过去。
随即曹利用大摇大摆的过来了,今日他可是沐浴更衣,连官服都是新作的。
总之就是不能丢女婿的面子!
“哈哈哈。”
人未至,笑声先传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