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十二哥他信心很足啊!
因为这句话,让赵祯心中更加期待他写的是什么内容。
随着赵祯拿着宋煊的试卷离去。
吴育有些发蒙。
宋会元的试卷如何就叫官家亲自给拿走了?
官家定然不是陈尧咨的同党!
所以,难不成真的是十二哥儿他策论写的极好,所以陛下才会亲自来瞧一瞧?
其实并不是只有吴育一个人瞧见。
倒是有不少附近抬头发愣的学子也看见这一幕了。
毕竟题目太难,一时间没有破题思路。
左右看看,也实属正常。
方才那当时大儒刘筠过来的时候,又气的拂袖而去,便让众人瞧个满眼。
如今穿着龙袍的官家亲自来取宋煊的试卷,更是让众人大感意外。
一时间心里都犯嘀咕,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宋煊只觉得浑身轻快了不少。
这次直接把陈尧佐架在火炉上烤,我看你还能嚣张几日。
不管是不是他做的,宋煊觉得先揪出来一个狠狠的揍。
就算被别人揍,也要死死的抓住他,揍的同一个人没有还手之力再打别人。
反正卷子交了,闲来无事,宋煊直接开睡。
毕竟高强度搞事后,还需要养足精神。
赵祯倒是没有先看,交到了大娘娘手里。
刘娥翻开宋煊的卷子,卷面整洁,字迹优美。
整个大宋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写出宋煊这种字体的。
刘娥上一次瞧着宋煊写的有关黄河治理的策论,就觉得他写的字挺好看的。
今后怕不是要独成一脉~宋体!
刘娥这才仔细看着宋煊的“高论”。
宋煊在开头就写了,要以三朝的政策作为借鉴。
他的意思便是后世皇帝再如何中兴,也不如开国这三代皇帝奠定的基调做的好。
从太祖、太宗到真宗皇帝的赘述,以及一些案件的引用。
有几个案子刘娥都没有听说过,也就是近期天圣年间的案子她是有印象的。
毕竟怎么处理,全都是她来定夺的。
刘娥甚至隐约看出来宋煊提了自己临朝称制的事,三司使苛政敛财,西北边患等等,全都囊括其中。
她大感意外。
因为通过这篇策论,刘娥觉得宋煊竟然有那么一丝老成谋国,暗合权术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