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不利于大宋各地官员的“努力奋斗”!
“若是有消息了,我便第一时间派人给你们传回来。”
“好。”
范仲淹等人恭送晏殊离开。
“院长。”
王洙作为天圣二年的进士,依旧年轻的很,遇事如何能过宠辱不惊?
“不必多言。”
范仲淹觉得此时公布,会给予其余人更大的压力。
“此事暂且保密,过不来几日殿试的结果也会传回来,到时候一起公布,如何能不行?”
“我认为不妥。”张师德摇摇头:
“这些学子通过省试,自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况且也该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范仲淹细细思索,他觉得还是不宜过早高调的宣布。
若是再殿试当中没有考中进士,会给学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此事暂且搁置一二吧,不在乎晚这么一两天的。”
范仲淹作为院长一锤定音后,张师德等人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反正几个夫子脸上都是带着笑意。
书院学子霸榜,他们这些当夫子的,如何能过脸上没光呢?
甚至范仲淹也在期待着晏殊所说的那件事。
晏殊回到府衙,如今下一任知府还没有选好是谁,暂且由他的副手接替,待到朝廷指派新人前来。
此时有不少仆人都在收拾,总归是要搬家的。
而且在此地生活,也是有了不少物件。
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送给本地的孤寡老人。
晏殊正在交代的时候,便是有人送来信件。
他一瞧是宋绶的,故而进了书房,拆开看了起来。
宋绶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宋煊最近的所作所为。
尤其是上一次当街喝骂宗室子不配姓赵的那个人,你猜对了,便是宋煊做的。
自从宋绶被调进京师为官编纂实录,他们就经常通信。
晏殊对此并无意外。
宋煊他在东京城就算把天捅个透明窟窿来,晏殊都不觉得奇怪。
这小子就不是一个容易消停的性子。
翻来几页后,晏殊觉得自己对宋煊还是不够“珍惜”。
这小子在宋城总是搞七搞八的,从来不醉心于学习。
就这调皮捣蛋的样子,还有杜衍等人想要招他为婿呢。
晏殊觉得自己是动过这个心思,但是又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