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其他。
他很喜欢那种“微醺”的状态!
宋煊不知道他们的功底,但是按照固有印象老落榜生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觉得自己啥都熟悉,可一到见真章考试时,就全都陌生。
“按照柳兄的说法,石兄还需要加强基本功,方能更进一步。”
柳三变摆弄完了石延年,又热切的看向宋煊。
“若是柳兄心态不行,俺觉得你还是要先进一步的进行脱敏训练。”
宋煊饮了口凉浆:“柳兄多参加考试就行,考的麻木了,兴许心态就不一样了,参加任何考试心里不紧张了,兴许柳兄就能考出来。”
柳三变想了想,倒也是一种思路。
本来就是想要与宋煊求取宝贵经验的,届时游学也可认真请教一二范掌教。
“那十二郎平日里是如何温习功课的?”
“俺的法子是笨法子。”
宋煊又给柳三变讲了一下所谓的题海战术,就是做题嘛。
搜集一下历届科举考试的真题,从解试到省试再到殿试。
但是依照他的财力,如今也只是收集到了一点。
毕竟那些考题不一定会流传到民间,所有学子的试卷全都是官府进行保管。
哪怕是所谓的“满分作文”,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流传出来的。
比如那些状元试卷,有多少能保存且在民间流传?
柳三变与石延年对视一眼,他们都晓得宋煊聪慧。
但是真是没有料到聪明人反倒是使用这种笨方法!
着实有些让他们无法理解。
宋煊看出来他们眼中的迟疑,主动解释:
“三位,别看这法子笨,但却是历练人,主打一个熟能生巧。”
“许多题型你看了之后,在考场上遇到,便一点都不觉得慌,仿佛跟平日里做题一个样。”
“回头我便试一试。”
柳三变这个老落榜生,也是病急乱投医。
他真的太想上岸了!
考公这种事虽然在大宋没有年龄限制,可一旦年老考上,一辈子都耗费在这上,纵然是考上心中那口气也泄了,兴许死的更早。
“柳兄见多识广,可是认识这种纸?”
柳三变见宋煊拿出楮纸,颔首:
“十二郎家境颇厚,用这种纸张书写吗?”
“俺哪里会用这些?”宋煊脸上带着笑:
“是俺老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