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八们会说话。
用了短短一周的时间,迅速将南阳除内乡外,全境掌控在手上,小李长官只觉得自己牛13坏了。
当即便开始调动整个南阳十二县内的资源,先是为陆陆续续到达的南阳休整的军队提供物资补充,等到任运良率领参谋部回来后,便开始了搞钱计划。
“说说吧,诸位都是李某人的卧龙凤雏,眼下南阳十二个县都在咱们的掌控中,该怎么开源啊?”
李学文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指挥部里济济一堂的军官和刚刚投靠过来的朱丰林等本地官员。
其中坐在中间的沈图南是小李长官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位可是个搞钱小能手,在六安搞得那一套让小李长官惊为天人,从那以后就将他引为自己的经济专家。
感受到李学文的目光,沈图南苦笑着摇了摇头,站起来开口说道:“军座,卑职刚到南阳,对于南阳当地的情况还不了解,不敢妄言,还请朱专员将南阳情况介绍一下,卑职也好有的放矢”
李学文赞许地点点头,看向朱丰林说道:“老朱,那你先说说”
“是,军座”朱丰林立刻站起身,向所有人介绍了一下南阳十二县内的情况。
南阳自古以来本就是人口稠密,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战前南阳十三县总计有八百二十万的人口,随着平津淞沪的相继沦陷,大量的逃难人口涌入南阳这个此时的大后方。
根据上个月的粗略统计,目前南阳总人口接近千万。
多出来了一百多万人口,还都是逃难人群,这些人要吃,要住,要活命,给南阳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粮食压力。
连着几个月,南阳除了别家管理下的四县外,其余地区皆是粮价居高不下。
之所以皖西四县粮食价格稳定,倒不是他们四县粮食产量多,而是别家根本不让难民进去,没有多余人口,本地粮食价格自然稳定。
工业方面,和国内其他内陆地区差不多,完全是一团糟,由于没有电力供应,正儿八经的现代化工厂一个没有,有的全都是没啥机器的小型工厂。
虽然工业不行,但是手工业却是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规模庞大,是南阳地区的支柱产业,甚至已经有了些畸形繁荣的意思。
南阳一带各种布行上千家,家家户户参与纺织作业,已经形成了乡村到城镇的产销网络。
自从抗战爆发以来,南阳一带生产的土布,不但供应给前线用来制作军服和棉被,而且还被大量卖到西北,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