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吸引板垣师团主力,至多再加上一个濑谷支队侧击。
没想到,小鬼子的反应竟然如此激烈,决心如此坚决,直接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试图集结优势兵力,一口气吃掉中央一师,以及大半个第五战区的兵力。
电话铃急促地响起。
副官接听后,立刻看向德公肃立道:“德公,武汉,委座电话。”
德公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拿起了话筒:“委座,我是德邻”
“德邻,情况你都知道了?学文和中央一师危在旦夕,我的意思是,放弃先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以保存实力为主....”
听到校长的这句话,德公心里的火气压都压不住。
不是,大哥,你听听你说的对吗?是一个领袖应该说出来的话吗?鬼子的部队只是刚开始调动,你就想退了?
这是在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啊大哥,不是过家家,战略计划已经制定,各部队都已经按照部署展开了,箭已离弦,哪能这么轻易收回?
更何况,这种敌情的变化,某种程度上正是战略制定最初想要达成的效果。
再说了,现在想收回已经收回不了了。
汤兵团那个老油子,跟濑谷支队在藤县死磕了这么久,早就想撤出战场了。
国军除了有限的几支精锐外,都是能攻,能守,就是不能退,强敌之下一退就会演变成溃败。
让汤兵团佯装不敌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当天汤兵团就来了一出局部溃败,部分部队后撤了几十里,如果不是提前部署,防线都差点真被他演崩了。
现在濑谷支队正顺着汤兵团让开的通道快速推进,战场态势已经动起来了,哪是说停就能停下的?
德公强压下心里的火气,心平气和的和校长解释目前的战局:“委座,放宽心,日寇的包抄部队,想要抵达战场,以日寇的机动能力,最少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从豫北抽调过来的土肥原师团,没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打不到徐州外围”
“台儿庄歼敌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能在半个月内消灭突入的濑谷支队,则北线日军钳形攻势自破”
“日寇此番大动干戈,看似气势汹汹,实则犯了分兵冒进之大忌”
“其第十四师团远在豫北,关东军部队更是远水难解近渴,南线自有军队阻击,我们眼前需要应对的,主要还是板垣和濑谷这两部”
“濑谷支队为抢速度,孤军深入,其侧翼已然暴露,只要指挥得当,各部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