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粮仓外墙设有隐蔽的连弩暗格,屋顶铺设防火的琉璃瓦,粮仓内部配备机关通风系统,防潮防霉,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大宝则以总调度的身份,为粮仓注入“血脉”。他制定了精密的储粮方案:每仓储粮严格控制在三万石,实行“年轮换”制度,确保粮食新鲜;粮仓角落开凿次级灵泉井,通过管道喷淋粮食,可延长保鲜期三个月;每个粮仓还配备百枚金参丹,遇有灾荒或疫病,可应急救人。他每日对着各地传来的账册,算珠拨得飞快,确保每一笔粮款、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实处。
三宝则成了粮仓的“吉祥物”。每座粮仓奠基之时,她都会亲自到场,滴一滴金泪入土,寓意“永无饥馑”;狼王则会用银白的尾巴扫过地基,百姓们传言“狼到粮到”,为建仓增添了几分祥瑞之气。每次奠基仪式,都有百姓自发围观,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万民同建,同庆同生
天下粮仓的筹建,引发了万民响应的热潮,各州府百姓自发参与,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幽云十六州的军屯兵士们主动请缨,卸下盔甲拿起锄头,短短一月便建成八十所粮仓;江南十六州的商贾们深受沈青萝善举感动,不仅捐出银钱,还组织商队运送建材,建成八十所粮仓;百所女学的师生们也不甘落后,女工们缝制粮袋、书写仓牌,男学生们帮忙搬运砖瓦,建成四十所粮仓;剩余的一百所粮仓,则由各地百姓肩挑手扛,自带干粮参与建设,仅用三月便全部完工。
工地上,炊烟袅袅,饭香四溢。沈记工坊每日送来大量行军罐头,开罐即食,方便快捷;工棚旁的大灶上,用次级灵泉煮着的米饭香气扑鼻,每一位参与建仓的百姓都能免费享用。一位白发老人捧着饭碗,看着连绵的粮仓,热泪盈眶:“沈活菩萨不仅要让我们吃饱,还让我们在建仓时能吃上热饭、好饭,这样的善举,古今未有啊!”
孩子们则追在运送罐头的木牛流马身后,捡拾掉落的糖块,笑声与工地上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乐章。各地的戏班也赶来助兴,在工地旁搭起戏台,演唱《沈侯建仓》的新戏,每场都座无虚席。
六、金山化粮,天下满仓
三个月后,大胤三百所天下粮仓同时封顶。京城主仓的封顶仪式上,沈青萝立于仓顶,俯瞰着下方欢呼的百姓,指尖再次催动玉佩之力。银蓝色的空间光晕悄然展开,舱内那五万斤金丸化作流光,融入各地粮仓之中。
与此同时,各州府的粮商们接到“天下粮仓司”的指令,将新收的稻种、麦种、薯种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