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可愿?”
人群静了一息,随即爆发出更大欢呼:
“听菩萨的!”
“沈记义仓,那就是万家生佛!”
“以后咱村娃读书,不愁束脩!”
里正激动得胡子直抖,当场改口:
“那就‘青萝义仓’,祠堂规格,牌位照立,但活人受益!”
沈青萝暗松一口气——
生祠变义仓,既全了百姓心意,又把“个人崇拜”转成“公益工程”,官府想挑错也挑不出。
四
说干就干。
村民自发排班:
壮年搬砖和泥,妇孺烧水煮饭,木匠雕梁,石匠刻碑。
沈青萝把空间囤的第一批反季蔬菜拉出两千斤,现场架锅,炖“灵泉百菜羹”。
黄瓜片、番茄块、菠菜汁、胡萝卜丁……
熬得浓稠,香气飘出三里,连过路商旅都忍不住探头。
“活了半辈子,第一次腊月吃到鲜黄瓜!”
“这汤喝完,我腰疼竟轻了!”
“活菩萨,名不虚传!”
赞叹声里,三宝抱着小黑狼,奶声奶气给老人递汤:
“阿公,喝完长命百岁。”
小团子白得透亮,梨涡里盛满甜,老人双手接过,竟当场落泪。
大宝带着学堂童子,摆桌登记:
“谁家娃想读书,来领‘青萝助学金’,一年五百文,包纸墨!”
二宝把机关鸟升到半空,鸟嘴撒下一片红纸鹤:
“义仓招工,日结三十文,包两顿灵泉饭!”
人群沸腾,干活热情瞬间拔到最高。
五
傍晚,义仓地基已成。
太守府管家亲自送来匾额——
“青萝义仓”四字,是太守手书,盖了鲜红大印。
另有一车礼物:
五十石精米、三十匹棉布、两箱药材,还有一张“皇商荐书”副册。
明面是贺,实则是把沈家与官府,彻底绑在一起。
沈青萝含笑收下,转头就把米面并入义仓,宣布:
“明日开始,早粥晚羹,连施七日,不限户籍,来者皆有份。”
消息传出,四里八乡拖家带口往沈家村赶。
官道上,人流蜿蜒十几里,像一条发热的长龙。
六
夜里,空间。
沈青萝带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