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在陆续传回。”助手说道,“但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观测结果存在细微差异,这会影响经度测量的精度。”
徐光启点头。地球是圆的,不同经度的地区,恒星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要消除这种差异,就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天文台网络,通过同步观测,校准星表与航海钟。
“下令,在泉州、福州、宁波、上海、天津等沿海港口,再建立十个天文台。”徐光启说道,“同时,在马六甲、科钦、安汶等海外据点,也设立观测站。每个天文台配备统一规格的望远镜、象限仪与计时装置,确保观测数据的一致性。”
天文台网络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工匠们需要在各地选址、建造观测塔,安装精密的仪器;天文学家们则需要培训当地的观测员,制定统一的观测规程。但这项工程的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提升航海导航的精度,还能为天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
与此同时,“海上授时”服务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南夏的水师与民间商队已经广泛使用航海钟,但航海钟在长时间航行后,会出现细微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光启提出了“海上授时”的构想:在重要港口与航道关键节点,设立授时站,通过信号旗与电报,为过往船只提供精准时间,校准航海钟。
授时站的建设并不复杂。每个授时站配备一台高精度的天文钟,每天在固定时间,通过信号旗打出标准时间信号,同时用电报将时间数据发送到附近的港口与舰队。船只在收到信号后,即可校准自己的航海钟,确保经度测量的准确性。
“海上授时”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水师与商队的广泛好评。在此之前,船只在海上航行,只能通过观测恒星来校准时间,不仅繁琐,而且精度有限。有了“海上授时”,船只可以随时获取,精准时间,导航变得更加便捷与安全。
红毛夷很快就注意到了南夏的经度工程。他们意识到,南夏在航海技术上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精准的经度测量。如果能够窃取经度技术,红毛夷就能在海上竞争中占据主动。
红毛夷的间谍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伪装成商人、传教士,潜入南夏的沿海港口与天文台,试图窃取星表、航海钟的设计图纸与观测数据。在广州,一名伪装成佛朗机传教士的红毛夷间谍,试图贿赂天文台的一名观测员,获取最新的星表数据,却被观测员当场举报。
“徐大人,红毛夷的间谍越来越猖獗了。”水师的反间谍官员说道,“我们已经在沿海地区抓获了十多名间谍,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