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所居的院落已经彻底完工了。
东西两侧的新厢房黛瓦整齐,正房旁扩充出的耳房也收拾得利落。
青瓦被厚雪压得沉实,檐角垂下的冰棱如水晶帘般悬着,足有半尺长。
显然,这里已经有人居住,有了烟火气,檐下才有这样的冰棱。
之前杨灿刚回山时,他带回来的那些仆役丫鬟们,只能与长房的丫鬟仆役们挤住在长房的偏院里,连块完整的炕席都凑不齐。
如今他们各自有了宽松的住处,冬夜里烧着暖炕,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杨灿拢着一领狐裘,带着豹子头程大宽把自己的院子里里外外地巡视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后宅正房后的那处假山池塘边。
环着池塘绕了半圈朱红色的回廊,廊内是池塘景观,廊外则连着书房、花厅等功能性建筑。
这些都是此间主人静养或者会客、休息的地方,仆妇丫鬟们自然不会在此居住。
只是这假山迭翠、小桥卧波的景致,现在还只是想象,因为季节的原因,如今这里光秃秃的。
秋天刚动工那会儿,整座凤凰山上还是草木葱茏的,待这里的亭榭沟渠都立住了形,寒风就卷着雪来了,活水没来得及引。
此刻皑皑白雪将亭台石径全都盖住了,显得单薄萧索了许多。
程大宽跟在杨灿身后,一身短打外只罩了一件粗布罩衫,没有半点畏寒的模样。
“大执事,等开春冰雪一化,咱们就能引活水进来了,到时候塘里栽上荷花,再放几尾鱼苗,这景致就活了。”
程大宽粗声说道,又指着桥下的池塘:“大执事你看,这小桥和渠壁的砖缝,都是用糯米汁混着石灰细细抹过的,等开春化了冻也耐得住,绝不会开裂。”
杨灿沿着小桥走到池心覆了雪的小岛上,半开玩笑地问道:“工匠的工钱都结清了吧?可别拖欠。要是叫人堵着院门讨债,我这脸可没地方搁。”
“大执事放心!”
程大宽也笑了:“李账房亲自盯着结算的,每人都摁了手印,一分一厘都没差。
规划设计的匠师们是头一拨,前期从天水请来的匠人是第二拨,都是现银结清。
最后收尾的匠人,都是从新归附的拔力部落挑出来的鲜卑汉子。
他们不要银钱,李账房按出力折算成粮食给的。
个个扛着米袋子笑咧了嘴,都说这个冬天不用饿肚子了,对大执事感恩戴德呢。”
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