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选择都难,前者当然舒服,但是心有不甘。
后者挑战太大,风险太高,张建川自我掂量,真的毫无把握。
这不是搏一把那么简单,那么多人的命运都会随着你的指挥棒起舞和起伏,甚至人家后半辈子的命运都会因为你的决策而改变,你作为掌舵者决策者,就需要对人家的命运负责。
见张建川不语,刘英刚也有些着急。
先前张建川语气似乎有些松动,但感觉他仍然对民丰粮油集团的未来不看好,或者说对县里边如此大动作干预的做法不满意不看好,无论是未来张建川撂挑子走人,或者消极应对,都会带来很严峻的后果。
在县委里边把研究决定敲定通知了钱力和他以及邱昌盛之后,他的压力最大。
钱力初来,对情况不了解,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实际操作经验为零。
而邱昌盛的态度却总觉得民丰饲料公司的成功带有较大偶然性,或者说觉得是形势向好,并非哪一个人之功。
简而言之就是觉得张建川固然有很大功劳,但是也绝非不可替代。
在目前民丰饲料公司的情形下,如果张建川真的不愿意承担重任,换将易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刘英刚不太认可邱昌盛的这个观点,至少他觉得在当初尖山厂和东兴厂那种情况下张建川带着大家殊死一搏的本事和能力是无可替代的。
至于说现在这种状况下,张建川绝对是最优选择,甚至可以说换一个人的成功可能性至少要低一半以上。
“建川,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既然我们承担起了这份重任,那么就应该迎难而上,你这么年轻,勇气锐气都不缺,民丰饲料公司现在搞起来,你居功至伟,难道你就满足于现在的情形,县里给你加加担子,你就怕了怂了?你怕什么?爱惜羽毛?有县委县府做后盾,再不济还有钱书记和我在前面扛着,真要出了状况,钱书记和我才首当其冲吧?连这点为老百姓做点儿事情的责任心和勇气都没有吗?”
一连串的话语敲打着张建川,张建川微微意动。
刘英刚趁热打铁:“再说了,你总要等县里这边和公司就新的集团公司如何组建,如何分步骤和有选择性的来建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支持,又或者在哪些方面可以暂缓甚至排除在外,都可以商讨研究之后再说嘛。”
应该说这最后的一句话才是打动张建川的。
粮油集团这个含义太宽泛了,如果是要把整个粮食系统的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