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公在姑苏收到辽东的传信,只是给朝廷写了奏折,并没有其他动作。”
小吏说着,赶紧找出欧阳亮的密信。
换句话说。
顾道写了奏折,那就是还自认为大乾之臣,没有做出造反的决定。
“还好,还好!”
高岸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辽东宣布造反,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看不见。
只要顾道没有提兵北上,那就还有挽回余地。
“你们……”
想到这里,高岸突然一指都水监的小吏。
“马上给温大人写信,让他安抚好顾公,不对,糊涂了,袁公,还是你来给顾公写信吧!”
高岸马上看向袁琮。
“写什么?”
“说什么?”
袁琮冷着脸连问道。
也不等高岸回答,颤抖着手,摘下象征文官第一的帽子,猛地摔在地上。
“不是愿意瞒着老夫么?”
“老夫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想要杀重臣的就去杀,想要造反的就去反。”
“我一个讨人厌的老棺材瓤子,能管谁?”
袁琮站起来要走,却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地上,高岸赶紧搀扶。
此时此刻,袁琮要是有个好歹。顾道就算不反,回来怕是也要杀人。
赶紧叫太医随身陪护,送回家中。
事情再也瞒不住。
原本是举国远征,统一天下,准备欢庆的事情,现在突然蒙上一层阴霾。
皇宫内。
刘铁柱已经被放了,太后已经知道了一切。
知道南定失守,直到袁琮大闹都水监,她死死攥着拳头,只觉得浑身发冷。
之所以,她现在还没崩溃。
是因为欧阳亮的那一封信,知道顾道没有立即领兵造反,而是写了奏折。
这说明顾道心中有犹豫,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即造反。
太后认为这就是机会。
她寄希望于郑克宁,能够快速平定南越。
凭借大胜之威,和他手中的兵力,就可以跟顾道分庭抗礼。
就算不能分庭抗礼,至少有所牵制。
可是……
郑克宁不但没平定南越,反而失去了南定城,丢脸丢到家了。
如果江南变得不可收拾,南征成了笑话。
那临阵换将,猜忌重臣,就是大大的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