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山川和刘敏走的时候,刘根来帮着一块儿把三袋野驴肉拿上了吉普车。
刘芳那份,让刘敏送过去,程山川知道有一份是给他父母的,他也没推辞。
长者赐,不可辞,这是刘老头给他父母的,他一个当儿子不能替他爹妈做主,这不光是教养问题,更有一份底气。
他这个女婿对媳妇和媳妇娘家人着实不错,拿着也不心虚。
送走二姐二姐夫,刘根来又陪着爷爷奶奶回家,路上,刘根来想起了他刚去会计室见到的一幕,便问道:“爷爷,我去会计室的时候,你们仨在商量啥呢?”
“商量着咋分地瓜种的事儿。”刘老头抽着大孙子孝敬的卷烟。
岭前村还没通电,夜里的村子黑灯瞎火的,他懒得挖烟袋锅,也不嫌卷烟没劲儿了。
“分地瓜种?不种了?”刘根来一惊。
地瓜种那可是种子粮,是来年丰收的希望,饿死不动种子粮,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唉,”刘老头叹了口气,“上头知道下头都在挨饿,也都在变着花样的想法子,让老百姓能多吃一口。今儿个,公社下通知,说是开春栽地瓜,县里统一分秧子,让各村各生产队把储备的地瓜种都分下去当口粮。”
“这是好事儿啊。”刘根来恍然点头。
我说那仨人不会那么短视嘛!
地瓜种要过冬,怕冻坏了,开春发不了芽,肯定会多留,等开春育苗的时候,也会多栽。前身种过地,亲眼见到过地瓜都栽完了,地瓜种发的芽还一片片的没用完。
上头要是统一发放地瓜秧,既能避免地瓜种在天冷的时候冻伤烂掉,也能减少在育苗的时候浪费,整体上,的确能省出不少口粮。
为了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上头也在费脑筋啊!
“好事儿是好事儿,可我们也担心栽地瓜的时候,瓜秧分配不及时,分的瓜秧也不壮,就商量着是不是多少留一点,当个后手。”刘老头又道。
这的确是个问题。
万一地瓜秧分配不及时,错过了农时,又或者分到的都是残次秧,地瓜肯定减产,跟留的那点地瓜种相比,得不偿失。
可问题是,大家都在饿肚子,村里要是压着地瓜种不分,万一被人捅上去,或是有人饿出了问题,刘老头、郑老担和赵德顺一个也别想跑。
三年自然灾害哪年结束来着?
应该是后年,也就是说,明年的粮食还要欠收,不管种的好秧还是次秧,收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