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间既是欢喜,也是惆怅。
但她的面上,还是含笑欣慰,缓声道:“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下山,这几日在镇子中,若有俗事,好好处理一番,不留遗憾。
因你们即将上山,镇子中对尔等,也会有所优待宽容,不闹出大事即可。”
絮絮叨叨的交代着,这老妪好似成了个凡俗婆子似的。
不过再絮叨的交代,也有结束的时候。
方束三人逐一退去后,堂中便只剩下这婆子一人枯坐了。
接下来的日子。
方束寻思自己并无俗事,其自家二舅的年纪也不大,如果他不出意外,日后大有相见的机会。
再加上两人又都是爷俩,犯不着伤春悲秋的。于是他在剩下的功夫里面,只是伙同二舅余勒,在镇子里吃吃喝喝,四处闲逛。
还别说,这似乎是他头一次,如此认真的将牯岭镇打量了一番,好生享受了享受。
方束不由心生感慨:
“从前还不觉得,牯岭镇有这般之大、这般之繁荣,吹拉弹唱、吃喝嫖赌、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区区一镇,人口就有数十万之多。”
不过他也没有生出丝毫的留恋之意,和上山修行,开启真正的仙道旅途相比。
如此种种,皆不过是过眼烟云、泥胎土坯而已。
第五日。
有大舟驶过牯岭镇,其舟高十丈,宽三十丈有余,横行在河中,恍若一城,巍峨势大。
其四周还裹有铜皮铁角,能喷吐黑烟,活似一堵巨兽,骇得岸边没见识过的坊市人等,是面色发白,纷纷以为又有巨妖来袭了。
而有点见识过的,则是知晓此乃仙宗外门的转运舟船,负责取用各地的资粮钱财,输送仙宗。
果然,在围观者的眼中,很快便有大批皂衣皂帽者开来,宛若蚂蚁般,将各类符钱、米粮等种种箱箧,大大小小的搬入巨舟内,连绵不断,一日未绝。
有人望着这一幕,或是赞叹、或是心间腹诽:“仙宗仙宗,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而等到方束等人,出现在转运舟跟前时,围观者们,就都只剩下羡慕了。
今日前来送行的,不仅有各个仙种的亲朋好友,还有不少闲杂人等。
方束落在人群中,便敏锐的察觉到了许多道异样的目光在紧盯着他。
他微微一瞥,就在其中瞧见了七香楼主、前二舅母等人。
彼辈混杂在人群中,个个都是神色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