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也就刚打个照面,连人家姓甚名谁、家里什么情况都还没摸清楚,也不知道哪位邻居家有缝纫机?
就算有,人家那金贵东西,愿不愿意借给咱这新来的?好不好开口借?
这要是靠手缝,这么多衣服,得缝到啥时候去?你娘白天还得上班……”
田玉芬会踩缝纫机,手也算巧,以前在农村,家里的衣服大多是她抽空自己做的。
可没有缝纫机,单靠一针一线的手缝,这么多衣服,就算她和老太太轮流上阵,日夜不停地赶工,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日,而且手缝的针脚毕竟不如机器均匀牢固。
阳光明闻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立刻说道:
“奶奶,借别人的总归不方便,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再好的邻居也难免有意见。我看,咱们干脆自己买一台缝纫机好了。”
他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此刻说出来语气十分自然:
“买新的缝纫机,需要缝纫机票,咱们刚落户,这些票证一时半会儿肯定弄不到。
但可以去信托商店,哦,就是现在的委托商店看看,那里经常有别人家寄卖的二手缝纫机。
二手的缝纫机不用票,只要机器本身好用、没毛病就行,价格也比新的便宜不少。
咱们家现在也不缺那个钱,买了就是自家的东西,用着方便,也省得总去求人。
这玩意儿,在城里安家过日子,还真是少不了的大件,能用很多年。”
听说要买缝纫机,老太太先是眼睛一亮,缝纫机对家庭主妇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随即又被现实顾虑拉回,脸上露出了踌躇和犹豫的神色。
“这……家里刚花了那么大一笔钱买了这房子,这安家落户处处都要用钱,这转眼又要买缝纫机……是不是太破费了?太扎眼了?”
她过惯了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日子,虽然知道孙子手里有卖药材得来的“巨款”,买房后还有不少剩余,但老一辈勤俭持家的本能,还是让她觉得能省则省,东西够用就行,没必要追求“大件”,怕惹人闲话。
阳光明理解奶奶的顾虑,耐心地劝道:“奶奶,这不算破费,咱家买的是生活必需品。
以后咱家大大小小的衣服、被褥、床单、窗帘,哪一样不得用到它?
有了缝纫机,娘下班回来,不用熬夜点灯费眼睛地一针一线缝,您平常缝缝补补也省事省力得多,能轻松不少。
钱挣来不就是花的吗?关键是要花在刀刃上,改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