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奶奶还有我们兄妹。这份情,我们都记在心里。”
大舅田玉林走上前,看着地上的粮食,又看看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外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
“光明,你这孩子,有心了!到了那头,好好照顾你娘,你奶奶,还有珊珊。有啥难处,就往村里写信,大舅没啥大本事,但能帮一定帮。”
田玉柱也接口道:“户口迁到京都,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家里帮忙,就像你大舅说的,给家里来封信,咱家里人多,大事办不成,但出人出力还是没问题的。”
两个姑姑更是拉着阳光明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大姑阳桂香哽咽着:“光明,这一走就这么远……你娘性子韧,但到底是个女人家,你在身边,多担待点。
你奶奶年纪大了,京都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你得多留心……”
二姑阳兰香也絮絮叨叨地嘱咐着,无非是些注意身体、照顾好家人、常回来看看的话。
阳光明一一应下,心中暖流涌动,又带着几分酸楚。他知道,这些朴素的叮嘱里,饱含着亲人最真挚的关怀。
分完粮食,接下来就是老屋的安排。
阳光明领着舅舅和姑姑们,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这栋砖瓦房。
这房子是田玉芬当年咬牙,用阳建雄寄回来的大部分积蓄盖起来的。
在这个村里大多还是土坯房的年代,这青砖灰瓦的房子,曾让田玉芬挺直了腰杆,也给了阳光明和阳珊珊一个相对体面的家。
这里倾注了母亲无数的心血,也承载了一家人,尤其是他们兄妹太多成长的记忆。
阳光明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大舅,二舅,这房子,我娘肯定也舍不得卖。卖了,感觉根就断了。
而且,以后万一有个什么事,回来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我的意思是,暂时不卖,找位亲戚先住进来,帮着照看维护,别让房子塌了、坏了就行。
至于以后……等我们在京都彻底稳定下来再说。”
听到这话,大舅田玉林和二舅田玉柱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都有些复杂。
他们两家住的都还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夏漏雨冬透风。眼前这结实的砖瓦房,谁看了不心动?
田玉林性子憨厚朴实,最重亲情。
他想了想弟弟家的情况——田玉柱有三个半大小子,挤在三间低矮的土坯房里,眼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