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情,咱可得记在心里!”田玉芬感慨道。
她心里盘算着,以后要是人家有机会来家里,哪怕砸锅卖铁也得好好招待。
在她和老太太朴素的认知里,能考上首都大学的儿子,认识的同学自然也都是有本事、有门路、家里不简单的人,有点“特权”或者特殊渠道,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种对知识、对身份的敬畏和信任,让她们下意识地相信了阳光明的说辞,没有去深究其中的细节。
阳光明见她们接受了这个解释,便趁热打铁,说道:“娘,奶奶,你们放心。通过这层关系,以后咱家还能陆续买到这些东西。
我现在手里不缺钱,往后咱们家最重要的事,就是填饱肚子,把身体养好。
你们千万别再像以前那样,省着、饿着,有点好吃的都留着,轻易舍不得动。
以后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比起钱来,粮食和身体才是根本,才是咱们家的根基。
你们身体好了,我在外面读书才能安心。”
这话说的实在,田玉芬和秦兰英都记在了心坎里。
她们何尝不想吃饱吃好?只是以往条件实在不允许,有点细粮或者油腥,也总想着攒起来,或者留给可能回来的阳光明和正在长身体的阳珊珊。
长期忍饥挨饿、克扣自己,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如今儿子有了这么大一笔“意外之财”,并且有了门路,声称还能持续、稳定地获得这些救命的粮食,她们心里那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大石头,总算可以稍稍挪开一些了。
“你说得对,是这么个理儿。‘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家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奶奶秦兰英首先表态,她经历过太多的荒年和战乱,亲眼见过易子而食的惨剧,深知“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是世间最朴素的真理。
手里有粮,比怀里揣着金山银山更让人踏实。
田玉芬也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真正轻松的笑容:
“好,好,都听你的。以后咱家好好吃饭,再也不抠抠搜搜地亏待自个儿的肚子了。”
她说着,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地上的白面,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一早,就用这白面,给儿子和珊珊烙几张香喷喷的纯白面的饼,让他们吃个够!
阳光明见时机成熟,便提出了关于钱款管理的想法:“娘,奶奶,既然你们都同意,那这笔卖牛黄的钱,以后主要就是用来买粮买肉,持续改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