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继续在冀省应县老家,在那个典型的北方村庄里,过着与绝大多数农户无异的清贫而艰辛的日子。
父亲那边,除了定期寄送一些生活费之外,几乎再无更多的联系与关怀。
好在,原身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颖天资,更有一股不愿服输的韧劲。
他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路从村小、县中,过关斩将,最终在五八年那个夏天,拿到了这所无数人仰望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家乡方圆几十里地的骄傲。
今天是学校正式放暑假的日子,宿舍楼里比往日喧闹了许多。
走廊里不断传来杂沓的脚步声、青年学子们相互道别的欢笑声与约定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归心似箭的躁动气息。
阳光明已经买好了后天回家的火车票。一张薄薄的车票,承载着沉甸甸的思乡之情。
之所以特意留出一天的空余时间,是因为他需要处理一件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弄点现金。
原身作为一名这个年代的普通大学生,生活拮据是常态。
除掉必要的生活开销和购买那张珍贵的返乡火车票后,他摸遍了全身所有的口袋,将零零散散的毛票和硬币堆在床上,仔细数了三遍,最终确认,全部家当只剩下五块六毛钱。
五块六毛,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需凭票证供应的年代,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得可怜。想要凭这点钱改善家中困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让他像这个时代大多数苦熬着的人一样吃苦,是绝无可能的。
其他人是没办法,只能吃苦。
而他却是有金手指的人,如果和以前一样继续吃苦,不做改变,那就是没苦硬吃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经历过前两世,尤其是第二世那富甲一方、锦衣玉食的生活后,阳光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身无分文、朝不保夕的窘迫感。
这并非单纯的物质享受欲望,更是一种对自身及家人命运掌控力的基本需求。
更重要的是,融合了这一世的记忆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将是脚下这片土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为艰难的时期。
家里的母亲和奶奶,日夜操劳,妹妹正在长身体的关键年纪,她们却常年忍饥挨饿,面色蜡黄。
他必须带钱回去,也必须带一些不易引人怀疑的物资回去,先让家人渡过眼前的难关。
对于生活质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