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极力压价,言辞犀利,但他们对这项专利的渴望是真实的,他们的驳斥更多是专业的谈判策略,旨在探底和压低价格,而非真正否定这项专利的巨大潜力。
他们飞赴旧金山的急切行动,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交锋和多轮内部磋商,“知识产权资本伙伴”公司对于两轮拉杆箱专利的独立买断报价,最终艰难地定格在一千四百万美元。
哈里森副总裁强调,这已经是他们基于最低级别的风险调整和未来收益折现后,所能给出的极限价格。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新秀丽公司的一千万美元买断报价,也超出了阳光明内心设定的一千万美元底线,甚至比他几乎要接受的新秀丽报价高出了四百万美元。
他心里基本已经认同了这个价格,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专利的价值,也符合打包出售的预期。
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轻易点头。
他需要将这项核心专利的高价值,作为杠杆,去撬动整个打包交易,用它去弥补和提升其他一些价值较低或前景不明、对方拼命压价的专利项目的估值,从而拉高整个打包交易的总价,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他示意刘易斯顾问,暂时搁置对两轮拉杆箱价格的争论,转而集中精力,转向对其他二十八项专利的逐项洽谈。
他要求团队在每一项上都据理力争,哪怕是小专利,也要争取尽可能高的估值。
接下来的几天,谈判进入了更加繁琐、更加耗神、考验耐心和细节把握能力的状态。
双方就剩下的二十八项专利,逐项进行拉锯式的磋商,常常为了一个几万甚至几千美元的估值差异争论半天。
而有些专利,因为市场前景尚可,获得了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不等的报价。
而另一些,要么市场太小,要么实现难度大,要么对方认为其专利保护薄弱、价值有限,双方的价格分歧巨大,甚至一度因为某些专利的估值问题而陷入僵局,威胁到整个打包交易的进行。
阳光明临时雇佣的注册会计师和专利律师在这些细节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计师从财务角度分析每一项专利可能节省的成本或创造的收益,为估值提供量化支撑;专利律师则从法律层面强调专利的独特性和保护范围,驳斥对方的贬低之词。
理查德·刘易斯顾问则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家,协调着整个团队的节奏,在强硬与妥协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在关键时刻抛出折中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