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当当,连转身都有些困难,却也因此更显得人气旺盛,热闹非凡。
孩子们才不管大人们那点离愁别绪,在桌边和人缝里窜来窜去,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麻雀,给这顿饯行宴平添了许多生气。
阳永康今天特意开了瓶珍藏的茅台,他平素话不多,此刻更是沉默,只是举起酒杯,目光深沉地看着坐在对面的小儿子,喉结滚动了一下,才沉声道:“去了学校,好好学,别惦记家里。”
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像石头落地,却包含了老父亲所有的期望与不舍。
阳光明立刻双手捧杯,郑重地回应:“爸,您放心,我会的。”
说罢,他将杯中那点辛辣的液体一饮而尽,一股热流从喉咙直抵胃部,也冲散了鼻尖些许酸意。
张秀英不停地给儿子夹菜,不一会儿阳光明碗里就堆成了小山。
“多吃点,多吃点。”
她念叨着,“到了北方,想吃这么地道的本帮菜可就难了。听说那边尽是吃面食,馒头、窝窝头,你可要早点习惯。
那边天冷,不比家里,记得自己添衣服,别仗着年轻就硬扛,冻着了可是自己受罪……”
她的嗓音有些哽咽,眼圈不受控制地泛红,赶紧别过脸,用袖子飞快地擦了一下,又转回头强挤出笑容,“瞧我,啰嗦这些干啥,你这么大个人了,还能不会照顾自己?”
大哥阳光辉和二哥阳光耀也纷纷举杯,说着鼓励和祝福的话。
他们看着这个最小的弟弟,眼神里既有为人兄长的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与骄傲。
他们都明白,小弟这一步踏出去,海阔天空,未来的成就恐怕不是他们所能企及的了。在当下这个时期,阳光耀这样的大学生都少见,研究生简直就是高光存在。
大姐香兰看着小弟,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她把自己熬夜织好的厚毛线手套,塞进了阳光明行李的夹层里。
二姐香梅更关心小弟的学业,她以“过来人”的学姐身份,细细叮嘱阳光明一些大学里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学校不同,但大学里的门道大致是相通的。
她相信以小弟的聪慧和努力,在藏龙卧虎的清华园里,也一定能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一顿饭,吃得温馨而感伤,笑声与短暂的沉默交织。既有对阳光明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也弥漫着化不开的浓浓离别之情。
饭后,大家挪开碗筷,围着桌子又说了好一会儿话。大人们聊着家常里短,工作见闻,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