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幸中的万幸,恐怕也是他们积极“划清界限”换来的结果。
现在的低调和谦和,不过是识时务的生存智慧罢了,是一种在风雨飘摇中自我保护的本能。
对于何彩云娘家大哥的倒台,阳光明内心并无丝毫同情。
他始终觉得,那种靠钻营、或许还带着些不光彩手段上位的人,根基不稳,早晚会出事,无非是时间问题。
何彩云夫妇能安然度过这一关,只是需要低调做人,并未被打回原形,对他们而言,确实算得上是幸运了。
这石库门里的人生百态,起伏跌宕,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个微小缩影。
“所以说啊,这人呐,还是得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张狂,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张秀英最后以一句朴实无华却蕴含深意的人生哲理,作为这个话题的结尾。
她顺手把剥好的一小堆毛豆仁拢到一起,倒入旁边的碗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话题很快从邻居家的起伏跌宕,转回到了阳光明最紧要、最现实的人生大事上。
碗里的毛豆仁渐渐堆高,窗外的光线也愈发柔和。
“明明,卫红都回来了,你的事儿可得抓紧,日子眼看着就到了。”
张秀英看向儿子,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要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婚期就定在十月六号,星期天,这可是你爸特意去找街道那位懂老黄历的王老先生看的好日子,说是诸事皆宜。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来月了,该准备的都得准备起来,可不能临阵抓瞎。”
李桂花也笑着附和,语气热忱:“是啊光明,新娘子那边还有什么要求没?彩礼、衣裳、被褥,咱们可得把见月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娶进门,不能让人家首长家的姑娘觉得咱们怠慢了。”她作为大嫂,自觉有责任帮忙张罗。
“大嫂,你放心,见月和她家里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没什么特别要求,一切都按咱们这边的规矩来,简单大方就好,不讲究那些虚排场。”
阳光明回答道,语气肯定,“我这边宿舍都收拾布置好了,家具也都是现成的,虽然简单,但齐全。就是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锅碗瓢盆、暖水瓶、脸盆什么的,还得趁着休息日陆续去添置齐备。”
“那就好,那就好。见月这孩子是真心实意跟你过日子,不能让她受委屈。”
张秀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开始盘算具体事项,“被褥,妈和你大嫂已经开始动手做了,两床崭新的棉被,棉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