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梅过去,只要自己立得住,会处事,小日子应该不会差,说不定比在咱们身边过得还滋润些。”
“距离确实是远了点。”
大嫂李桂花也顺着话头说话,语气里带着宽慰,“千山万水的,以后想见一面不容易。
但眼下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比让她一个人留在那边农村苦熬着,看不见出头之日要强百倍、千倍。
以后啊,这交通肯定会越来越方便,火车越跑越快,想见了,总能见上面。
说不定哪天,兴邦和香梅就带着孩子回来看咱们了呢!”
她说着,笑着摸了摸儿子壮壮的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欢欣。
虽然对阳香梅远嫁东北,从此山水相隔,心头仍萦绕着浓浓的不舍和一丝难以完全消除的担忧,但此刻,更多的是为她感到高兴和庆幸,为她终于挣脱了命运的束缚,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道路而感到巨大的宽慰。
眼前的这条路,虽然起点充满崎岖坎坷,但峰回路转之后,终于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平坦和光明的迹象。
张秀英又问了很多细节,阳光明耐心的一一答复。
把所有细节都询问清楚,张秀英总算放下心来。
阳永康看向小儿子,“这次真是辛苦你了,明明。跑那么远的路,人生地不熟的,能把这么复杂难办的事情处理得如此妥妥帖帖、圆圆满满,我看比我强。”
阳光明笑了笑,语气平和而坦然:“爸,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二姐也是我的亲姐姐,她好了,咱们大家心里不就都放心了嘛。你要是亲自去了,肯定办得比我还好。”
关于二姐婚事和前途的大事基本上商量得差不多了,基调已定。
家里的气氛变得格外轻松和愉快起来,压在全家人心头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被搬开了,连空气都似乎变得轻盈了许多。
张秀英这才有心思去仔细翻看儿子带回来的那些东北土特产。
她拿起那包榛蘑,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脸上露出惊喜:“嘿,这蘑菇味儿真浓,是好东西!晚上我就用温水泡上一小把,明天早上和鸡蛋一起炒了,给你们尝尝鲜。
这鹿肉……光明,这鹿肉该怎么吃?妈没见过这玩意儿,不知道怎么弄才不糟蹋东西。”
阳光明接过那两条用油纸包得严实的鹿肉,掂量了一下,说道:“听说炖着吃就挺好,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