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作答,既不过分谦虚,也不张扬,表现得体大方。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仔细问她在屯小教书辛不辛苦,生活习惯不习惯,又夸她长得俊俏,性子文静,说得阳香梅不好意思地低头笑。
罗家的几个姐姐也在一旁附和,说着弟弟兴邦的各种好话,也夸阳香梅有福气,找到了好工作。
阳光明观察着罗家父母。
罗父话不多,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干部特有的沉稳和条理,眼神清正,看起来是讲道理的人。
罗母性格外向,快人快语,显得有些泼辣,但眼神热情真诚,不像是心眼多、难相处的人。她对阳香梅的喜欢,看起来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罗兴邦的四个姐姐,阳光明没有过多关注。她们都已经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偶尔回娘家,对弟弟婚事的影响不会太大。
闲聊中,罗家人对阳家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当得知阳家所有成年人都有正式工作,尤其是阳光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科长,行政级别还不低时,罗父罗母交换了一个眼神,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重视。
他们原本觉得自家是县里的双干部家庭,条件算不错了,没想到未来亲家的家境如此殷实。
再看阳香梅,模样好,性子好,有文化,现在又有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相比之下,自家儿子只是个普通工人,反而显得有些“高攀”了。
前段时间,心里可能存有的那一点点“儿子找了知青,家里还得帮着跑工作”的微妙想法,此刻早已烟消云散,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满意和欣喜。
客套话聊得差不多了,罗母清了清嗓子,进入了正题。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更加热情:“光明,香梅,今天叫你们来呢,一是认认门,彼此见见面,熟悉熟悉。
这二来呢,也是想趁着光明你在,把兴邦和香梅俩孩子的事,定个章程。”
她看向阳光明,态度很诚恳:“你看,你大老远从魔都来一趟不容易,时间也紧。咱们就得抓紧把事商量妥了,也好让你放心回去跟家里交代,是不是?”
阳光明点点头:“阿姨说的是。我这次来,主要也是这个意思。我二姐和兴邦大哥情投意合,我们家里人都知道。
既然他们自己决定了,我们做家人的,自然是祝福和支持。
具体该怎么办,还得听听叔叔阿姨这边的想法。”
罗母见阳光明态度明朗,说得也在理,脸上的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