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地带上了饭盒。
孙德贵和王元军这次只是笑着客气了一句“光明同志你又搞这一套”,便没再推辞。彼此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
酒足饭饱,两个沉甸甸、冒着热气、肉香四溢的铝制饭盒交到了孙德贵和王元军手中。
两人拎着饭盒,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
走出饭店,站在寒冷的街头,阳光明握着孙德贵的手,语气格外郑重:“孙支书,王队长,这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我二哥的事情,真是多亏了二位。”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王元军,又看向孙德贵,声音诚恳:“我二姐香梅,以后就留在靠山屯了。她没什么社会经验,性子也软……以后,还得拜托二位领导,多多关照,多看顾一些。我阳光明在这里,先谢谢二位了!”
说着,他伸出手来,分别和两人紧紧握手。
孙德贵语气郑重地保证:“你放心!香梅同志现在是咱们靠山屯小学的老师,是咱们自己人。只要有我和元军在,肯定没人敢欺负她。以后有啥困难,让她尽管来大队部找我们。”
王元军也把胸脯拍得山响:“没错!包在我们身上!肯定不能让香梅老师受了委屈!光明老弟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得到了两人斩钉截铁的保证,阳光明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他知道,在农村,有支书和队长这句话,二姐今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三人又在寒风中客气了几句,孙德贵和王元军这才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那两份沉甸甸、香喷喷的红烧肉,心满意足地离去。
阳光明站在路边,目送他们远去。
他知道,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这两位东北农村的基层干部了。他们之间这场短暂而密集的交往,充满了算计、权衡、利益交换,但也不乏底层人情味的流动和某种程度的相互成全。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他们,都在努力地在这尘埃飘飞的岁月里,为自己,也为家人,寻找着一丝喘息的机会和向上的缝隙。
返回病房,阳光耀立刻急切地望过来,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激动红晕:“小弟,手续……手续都收好了吧?没落下什么吧?”
阳光明笑了笑,将那个文件袋递给他:“都在这儿了,我已经细细看过一遍,很齐全。你自己再好好看看,收稳妥了。这可是你回城的凭证,你千万收好了。”
阳光耀连忙接过去,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一遍遍摩挲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