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使用效益!
当业务部门提报的数据明显违背常理、超出惯例,或者与我们财务部门掌握的其他信息、历史数据存在重大矛盾和不符时,我们难道就应该闭着眼睛、机械地签字放行吗?
这就是你对‘负责任’的理解吗?
这就是所谓的‘内行’吗?”
他拿起那份资金申请单,举在空中:“假如技术科的报告,可能出于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出现了偏差,甚至错漏,我们就应该错上加错吗?
如果我们财务人员在审核时能多问一句,多打一个电话向生产部门核实一下进度,多翻一下近期相关简报,是不是就能及时发现矛盾,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资金误拨风险?
这才是对厂里财产,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他又拿起那份采购申请,目光扫过众人:“同样,劳保采购数量远超历史常规和库存容量,单价出现异常波动,我们财务人员难道就没有一点职业敏感性和怀疑精神?
不该立刻打回去让业务部门补充详细的说明依据、或者要求重新核实询价吗?
如果只是机械地走流程、当橡皮图章,那还要我们财务科、要我们这些审核岗位何用?
直接找个识字的人来盖章就好了!”
一连串的质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句句在理,直指财务监督职能的核心价值,反而将殷永良“外行指导内行”、“瞎指挥”的指责驳斥得体无完肤,并将其提升到了工作责任心与原则性的高度。
殷永良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脸憋得通红,胸口剧烈起伏,只能狠狠地瞪着阳光明。
刘金生见状,知道不能再沉默下去,他不得不开口打圆场,试图控场和稀泥:
“好了好了,都冷静一下。光明同志呢,说得有道理,财务工作是该仔细,该较真,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好的,值得提倡。”
他先肯定阳光明,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呢,老殷说的也有点道理,业务数据毕竟还是以主管部门提报的数据为准,我们财务主要是程序把关。
这次呢,可能确实是下面具体经办的同志审核不够细致,疏忽了,下次注意就好了。”
他试图把大事化小,轻描淡写地定义为“审核不够细致”、“疏忽”,想尽快把场面压下去。
“我看,这两个文件,就先退回各组,让赵组长和李组长回去重新组织核实一下,把数据搞精准了,该补充说明的补充说明,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