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色,或许本身与刘金生也并非铁板一块,有着自己的考量。
但无论如何,他们来了,这就打开了未来沟通的可能性,也使得办公室里的气氛进一步发生了变化。
下午,上班铃响过后不久,阳光明正翻阅着一份去年的年终决算报告,敲门声再次响起。
这次的声音较轻,带着点犹豫。
“请进。”
门被推开。
四组的副组长,那位名叫吴爱华的女同志,走了进来。
她三十多岁,齐耳短发,用黑色的发卡别在耳后,穿着件蓝底白点的衬衫,看起来干净利落。
她手里拿着一本工作手册。
“阳副科长。”吴爱华的声音清脆,语速较快,“我是结算报销组的副组长吴爱华,想跟您汇报一下我们组近期的工作。”
她的汇报主要集中在近期工资核算,特别是夜班津贴核算和费用报销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争议处理上,比如差旅费标准界定、劳保用品发放范围的把握等。
她的语气干脆,条理清晰,显示出对繁琐事务的熟悉和处理能力。
但在汇报结束时,她稍微犹豫了一下,目光快速扫过阳光明的脸,补充了一句,声音比刚才低了一点:
“阳副科长,以后报销审核方面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能……可能要多来请示您了。”
这句话里,包含的意味就比前几位要稍微明显一些了。
暗示了在四组,组长李素娟或许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独断或者难以沟通的情况,她作为副组长,希望在新领导这里找到依靠或者支持。
阳光明同样温和地回应,既没有表现出过度热情,也没有拒绝:
“有问题大家一起商量,原则上还是要按制度办事。拿不准的,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制度规定。”
送走吴爱华,阳光明坐回椅子上,身体向后靠了靠,轻轻吁了一口气。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甚至好不少。
上任第一天,一组和二组的两位组长,四组和五组的两位副组长,先后主动前来汇报工作。
这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一组、二组组长,都是科室里的骨干力量,态度是公事公办的配合,这足以保证他正常开展工作。
四组和五组的副组长,则流露出更明显的靠拢意愿或寻求支持的信号,两人提供了潜在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虽然他们的组长始终没有露面,这本身也说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