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线索上报,他需要和吴滨一起整合、分析,慢慢推进案情。
此时大屏幕左边是地图,右边是一起车祸的详细卷宗。
“韩凌童峰探组报上来的这起车祸,你觉得有问题吗?”高秉阳询问吴滨,“肇事者叫李德昌,韩凌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了,人还活着,但活着不代表安全,如果凶手的作案动机和车祸相关,李德昌有可能作为最后目标。”
吴滨微微点头:“对,若先杀李德昌,作案动机马上就会暴露,可是……卷宗里并没有熊川和吴翠翠的名字,我觉得此案应该和车祸无关。”
就是很简单的车祸,大晚上一个人喝醉了,骑着摩托车撞倒了老太太,肇事者没跑,打了120和报警电话,可惜老太太经抢救无效死亡。
没有第三者的责任。
可惜事发路段有点偏缺乏监控,事发过程只能根据肇事者口述以及交警的现场勘察进行大概还原。
高秉阳盯着屏幕看了一会,说道:“2007年12月3号,晚上11点20分,确定一下这个时间前后,吴翠翠和熊川的踪迹。”
时间过去太久,家人可能已经记不清了。
高秉阳作为专案组组长,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性。
不仅是韩凌提供的这一个线索,其他探组上报的信息,市局也都进行了深入核实以及方向研判。
这就是专案指挥中心的作用。
侦查员在外面风吹日晒,用两条腿努力走出的线索,合格的专案组组长不会无视,哪怕可能性再小,也要进行查否处理。
“高支的意思是,熊川和吴翠翠有可能间接导致了这起车祸?”吴滨道。
高秉阳:“没可能吗?你看车祸的地点,吴翠翠每个月都走那条路,属于必经,熊川就不用说了,家就在附近,他走哪条路都有可能。
马上去落实,2007年12月3号,吴翠翠有没有来古安区,晚11点20前,熊川在家还是在外面。”
吴滨:“好。”
两个电话,分别打给了乔元启和韩凌,前者负责落实吴翠翠,后者离熊川家最近,负责落实熊川。
另一边,挂掉电话的韩凌返回,再次敲开了熊川家房门。
“孩子睡了。”廖雪小声道。
韩凌没有进门,询问对方2007年12月3号,晚上11点20分左右,熊川是否在家。
没办法,只能这么问。
廖雪多少有点蒙,三年前的事,还精准到了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