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燕仰天长叹一声后,扭头将目光放在琮哥儿身上。
洪武十年,降雨仍旧稀少的很。
淮南、江东、润州等地陆续受到波及,但因水利修建得当,有渠堰灌溉,田里的庄稼受损并不严重。
各地官府屡次举行祈雨仪式,虽然没什么效果,但可以短暂的安一安民心。
皇宫,文华殿内,檀香袅袅,庆云微垂着眼帘,安安静静的侍立在一旁。
明兰斜倚在靠窗的软榻上,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裙,发髻简单挽起,斜插着一只羊脂玉簪,打扮的低调素雅。
此刻的她正眯起眼睛,昏昏欲睡。
赵晗则端坐在案前,手持朱笔,不急不慢的翻阅着韩章今早递来的奏疏。
片刻后,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韩卿要致仕了。”
明兰闻言,眨了眨眼睛,轻声道:“韩大人已到古稀之年,在朝中操劳半生,眼下告老致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官家若是心有不舍,或许可以再挽留一二?”
赵晗摇头道:“韩卿不止一次说起自己精神不济,恐耽误国事,强行挽留倒显得朕太过刻薄了。”
七十有三的年纪,也该告老回家,颐养天年,况且其长孙韩诚为人公正,政绩斐然,是个可塑之才。
大周文官致仕后的待遇极高,除金银绸缎外,中阶文官可领取在职时一半的俸禄,
高阶文官则是全俸,还允许其回乡后依然能够穿着官服,佩戴相应品级的鱼袋。
“传朕旨意,韩卿早登科第,历仕三朝,秉心刚正,莅事明敏。”
“朕虽倚重不舍,然不敢违老臣求退之愿,今特准致仕,加授太师,赐全俸终身,御制忠直清节牌匾一面,以彰厥功。”
“韩卿百年之后,配享太庙,四时享祭,与国同休。”
庆云闻言,不由深吸一口气,躬身道:“奴婢遵旨。”
待庆云离开后,明兰站起身来到赵晗身侧,眯起眼睛,柔声道:“臣妾等会去小厨房做些好吃,官家今晚可愿赏脸?”
赵晗连连摇头。
“朕已经下令减膳,不好太过铺张,若自己先犯戒,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明兰蹙着柳眉,一双杏眼中带着几分恳求。
“油盐炒枸杞芽,豆腐皮的包子还有蓑衣黄瓜,都是些素菜,寻常吃食,算不得铺张。”
站在一旁的小桃笑着附和道:“当年老太太整日吃斋念佛,身子瘦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