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十月末,秋风席卷,草木逐渐褪去绿意,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摇曳。
顾廷烨、王安石等数名钦差已陆续拿到大周各营内的的兵籍名册。
河北西路,真定府。
此处为抗衡辽国的核心重镇,与河北东路的大名府,河东路的太原府互为犄角,扼守太行山东麓的交通要道。
驻守在此处的禁军明面上有两万人,厢军约为三万。
大周五百人为一营,称指挥,五营为为一军,十军为一厢,两厢组成一个大军。
安抚使司官署内的一间馆舍内,烛火摇曳。
顾廷烨身着墨色常服,正坐在案前,漫不经心翻看着几处大营内的军饷、粮草、军械的出入记录,与兵籍名册完全一致。
“这这些家伙倒是警惕,只怕打咱们出发时,就开始造假账了。”
站在他身旁的石头低声道:“我昨日带人在附近几个营外暗中观察许久。”
“里头的操练声震天响,校场上人头攒动,粗略估算,兵额似乎能对得上,难不成这里真的干干净净?”
顾廷烨轻哼一声,“其他营的指挥使底细如何,尚未可知,可秦峰我清楚的很,越这样毫无破绽,越是透着邪性。”
秦峰是东昌侯的嫡次子,任真定府内一营的指挥使。
“这小子曾经在京中时五毒俱全,吃喝嫖赌玩的比我可花哨多了。”
“只是东昌侯府上下捂得严实,没人敢四处宣扬罢了,他能在这里安分守己,我是不信的。”
石头抬手挠了挠脑袋,“那咱们该怎么查?”
顾廷烨眉心紧锁,“先去他那里瞧瞧吧,总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翌日一早,晨光熹微,秦峰治下的大营内,军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一同在这里的,还有河北西路的安抚使吴德昌,此人乃永昌伯爵府吴大娘子的娘家兄弟,
当朝镇国公,正二品大员来此,他自然不敢怠慢,尤其还涉及兵籍一事。
“镇国公能亲临营中督查,实乃我河北西路军伍之幸。”吴德昌面带笑意,拱手一礼,姿态谦卑。
跟在他身侧的秦峰紧跟着道:“是啊,顾二哥,说起来咱们可有几年没能在一块吃酒了。”
“这里不比京城热闹繁华,乡土吃食别有一番风味,今日巡查完营中诸事,咱们务必不醉不归,好好叙叙旧!”
顾廷烨冷冰冰的斜睨他一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