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南下,并非穷兵黩武,只为荡平贼寇,护大周边境安稳。”
“朕知晓此去路途遥远,风霜难料,凡此战立功者,朕必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设庆功宴,让你们的功绩刻入史官笔墨,流芳后世!”
“顾侯骁勇善战,忠勇过人,你们随他出征,当同心同德,早日班师回朝,与家人团聚!”
话音刚落,城楼下方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荡平交趾,早日班师!”
“荡平交趾,早日班师!”
“……”
顾廷烨躬身一礼,高声道:“臣顾廷烨,必不负官家信任!若有差池,臣愿提头来见!”
说罢,他一跃上马,手持长剑,“随本将出发!”
一声令下,南征大军如一条黑色长龙,缓缓朝着南方进发,马蹄踏地,震得尘土飞扬。
城楼上方,赵晗负手而立,看着顾廷烨的身影,轻声道:“顾侯家昌哥儿几岁了?”
庆云闻言,脑中快速思索一番,“回官家话,顾小公子已经有三岁了,顾侯夫人先前进宫时,奴婢远远见过一面。”
“不仅眉眼俊秀,小小年纪也不怯生,瞧着是个聪慧伶俐的。”
赵晗沉吟片刻,“明年开春,让他和全哥儿一道进宫伴读吧。”
让大臣的孩子入宫伴读,不仅恩赏,还是一种挟制,尤其对军功赫赫的武将们来说。
武将率军重兵驻守一方,手握兵权在外,为让朝廷放心,家眷都需留在京城居住,不得随意离开。
只有极少数武将能够得到恩赏,带着正妻一同前往驻地,当然,子嗣与父母还得留下。
张辅的长子张征,忠敬侯长子郑骏就曾得先帝恩赏,允许正妻陪伴左右。
以顾廷烨的能力及顾家在军中的威望,他的子嗣,必定要入宫伴读。
就算赵晗不提,以顾廷烨通透谨慎的性子,说不定还会主动送进宫。
“奴婢记下了。”庆云郑重应道。
赵晗轻轻点头,继而将目光放在璟哥儿身上,身为皇长子,他身上的担子自然比旁人要重几分。
就是普通人家,也会对长子格外器重与严苛,希望他能早日成才,撑起门户,光宗耀祖。
“为父今日带你前来,是想让你知道,朝堂安稳与百姓安宁,并非轻易得来。”
璟哥儿神色郑重,拱手一礼,“儿臣明白。”
与此同时,皇宫,仁明殿内,檀香袅袅。
彩簪一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