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香时辰后。
韩章等人纷纷退出殿内,此处唯有赵晗与卫凌二人。
只见卫凌上前一步,躬身道:“有件事情,臣想先问问官家的意思,再做处置。”
赵晗眉梢微挑,“说吧。”
“前日退朝后,臣的马车行至御街时,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拦住了臣的去路。”
“臣看他的穿着虽朴素,但又不像是沿街讨要银子的乞丐,一问才知晓,他名为康言,是康家的庶子。”
“康家?”赵晗顿时来了兴致,“可是那位被先帝申饬丢了官职的康海丰?”
卫凌连连点头,“正是。”
“他说家中嫡母为人刻薄,最不待见他小娘,前些年硬逼着姐姐嫁给康老王爷为妾,现下又将算盘打到另一位姐姐身上。”
“想求臣帮他谋个参军的机会,哪怕从底层的小兵做起,臣看他言辞恳切,心中颇为动容。”
“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志向,实属不易。”
赵晗抬手摸了摸下巴。
王若与对家中的妾室们非打即骂,尤其是深得康海丰喜爱,又诞下二女一儿的苏小娘。
自打她把康慧儿送去康王府为妾,苏小娘母子三人,便彻底恨上了王若与。
家中嫡子无能,若庶子干出一番事业。
王若与只怕要比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要更难受。
暗自思肘片刻后,赵晗缓声道:“康海丰原任秘书丞一职,丁忧期间与府中女使厮混,被言官弹劾,先帝一怒之下,革了他官职,但功名尚在。”
“康家祖上也是勤勤恳恳,文官清流。”
“若真有此志向,你保他入武学历练一二吧。”
卫凌听到此话,拱手一礼,“谢官家,入武学后,臣会便让他凭自己的本事走下去,绝不刻意优待。”
赵晗微微颔首,“去吧,此事你看着办就是。”
出宫后,卫凌直奔武成王庙。
大周设立武学一事可谓一波三折。
庆历三年,由富弼、范仲淹等人倡导,在武成王庙创建武学,专门传授兵法谋略、骑射武艺。
但因重文轻武的风气根深蒂固,不仅遭到朝臣反对,还无人愿意入学,仁宗不得已而废止。
赵晗登基后下令重开武学,地点仍旧在武成王庙,并且扩大规制。
只要年满十二岁,身家清白,无论官员子弟还是平民出身,都可报名应试,合格者便能入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