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感慨,当初的选择,是极其正确的。
不多时,盛纮送走内侍后。
一路小跑返回正堂,小心翼翼的捧起诏书,将其放在祠堂香案上,又满心激动的给祖宗们上了三炷香。
一向荣辱不惊的盛长柏则直接去了书房,一心一心处理起吏部的差事。
盛家获封国公一事。
不过几个时辰,便在京城内传的沸沸扬扬,无人不称赞盛家好运道,好福气。
康家,后院厢房内。
王若与将此事告知康海丰后,只见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案上,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不过是靠女儿得来的恩典,算什么真本事!”
在康海丰看来,盛纮身为读书人,攀附皇家,一味钻营,谋取名爵,没有半点读书人该有的风骨。
而盛纮则认为,康海丰就是一个败坏祖业的纨绔子弟。
若康老太爷若得知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怕是能气的从坟里爬出来。
王若与看着他,眉梢微挑,揶揄道:“康海丰,你还真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人盛家能靠女儿得这份泼天恩典,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你倒是也让咱们的女儿挣个恩典回来,给康家添添光啊?你有这说风凉话的功夫,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家日子过得体面些!”
“这几年要不是靠我娘家接济,只怕康家的祖宅都得被你这混账羔子变卖挥霍掉!”
自打王家进京,王若与有了倚仗,对康海丰毫不客气,动不动就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讥讽臭骂。
康海丰也自知理亏,只能处处忍气吞声。
对她苛待自己庶出子女的事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康海丰被她这番话堵的胸口发闷,紧咬着后槽牙,冷哼一声后,直接背过身去。
王若与翻了个白眼后,继而道:“兆儿上月已经及笄,不如早点把她嫁出去,家里也能少个人白吃白喝。”
康兆儿是康海丰第十二个庶女。
生母是苏小娘,因相貌才情出众,深得康海丰的喜爱。
康兆儿的姐姐康秋儿,正是被王若与偷偷送给康老王爷为妾的那位。
此外,苏小娘还有一位庶子,名为康言,年纪与柳哥儿相仿。
“你为她相中了哪户人家?兆儿听话懂事,你作为她的嫡母,别再把她也往火坑里推了。”
还没说完,王若与站起来,抬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