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等她穿戴完毕,赵晗早已带着庆云离开。
嫣然坐在软榻上,笑眯眯的看着她。
明兰察觉到她的目光,忍不住轻哼一声,“下次官家若再让咱们一道伺候,嫣然姐姐你可不许躲懒了。”
“好好好,我知道啦,回头你绣个香囊赔罪。”
嫣然狡黠一笑,挽起明兰的手一同前往仁明殿。
——
年关一过,盛长柏便接到吏部的调令。
原本他以为自己回京后会重新入职翰林院,属实没想到赵晗直接自己调往吏部,任考功司郎中一职。
六部之中,郎中一职,除吏部的文选司外,权利最大的当属考功司,掌天下文官的考课黜陟。
大到三年一次的京察,六年一次的大计,小到官员日常政绩的记录考评,全都由考功司经手。
官员想要升迁,过的第一道坎就是考功司。
海朝云抚摸着隆起的小腹,温声道:“先前公爹在信中说官家欲推行新政,整肃吏治。”
“如今将官人调任吏部,多半是为了此事。”
盛长柏看着不断往马车上搬运家私的小厮们,伸手又替她拢了拢肩上的披风。
“正是,我既接下这差事,便不会辜负官家的托付,回京后只怕要有的忙了。”
海朝云温婉一笑,摇了摇头,“官人只管应付外头的差事,我身子也还算安稳。”
“婆母只会嘴上寻些不痛快,我得闲去祖母那躲着便可,不必在我身上分出心思。”
盛长柏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暗暗感慨,娶妻娶贤,正是如此!
因海朝云有孕在身,原本最多只需半月便可抵达的路程,足足走了将近一个月。
三月中旬,积英巷,寿安堂。
王若弗早已坐立难安,时不时扭头往外看去,始终没见小厮通传长柏归来的声音,心里愈发着急。
“怎么还没到?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盛纮正端着茶盏,慢悠悠捋着胡须,“急什么,车马赶路哪有准点的。”
“坐下喝盏茶静静等着就是,别扰了母亲的清净。”
王若弗眉头一拧,拔高声音道,“我都三年没见着柏儿了,你这当父亲的,真是一点都不急。”
“官人不如与我一同去外头等,坐在这里我始终放心不下。”
盛纮搁下茶盏,神色依旧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