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报道的行为。克里斯·谢里丹先生及其同行们,或许应该先解释一下,为何他们对伊莱·徐的场上卓越表现视而不见,却对其身边人的一句过激言论如此忧心忡忡?”
许多中立媒体和评论员也看透了这场风波的本质。
TNT的评论员查尔斯·巴克利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得了吧!这根本就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在打架!有些人像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不是因为他在乎什么‘道德’,而是因为伊莱·徐狠狠踢了他所代表的品牌的屁股!(关于科比的)那件事当然不该被提起,但让我们搞清楚,是谁先开始玩这种阴险的把戏的?”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科比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而敏感的时期。他与管理层的矛盾已然公开化,与公牛队的交易流言愈演愈烈,他在湖人队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许多球迷和媒体对他抱有一种复杂的同情情绪。
克雷格的言论虽然愚蠢且冒犯,却在客观上让一部分人开始反思:为何“鹰郡”这件事仿佛成了一个谁都不能触碰的禁区?媒体在对待不同球星时,是否真的存在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
徐凌对此事始终保持沉默。
但灰熊队不能沉默,而且还正式在球队的官方网页上进行回应:“罗德里克·克雷格的言论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孟菲斯灰熊队官方立场。同时,我们支持言论自由的原则,并认为公众人物及其相关事件接受公众讨论是正常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不理解为何某些媒体对一句过激的网络言论反应如此激烈,却对发生在我们城市、针对我们球迷的真实身体伤害事件长期保持沉默。灰熊队专注于接下来的比赛,不会进一步对此事发表评论。”
灰熊队的官方声明引发了灰熊球迷的广泛共鸣。
他们提及的身体伤害事件的主角同样是科比,两年前,科比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奥尼尔如他所愿被交易,菲尔·杰克逊还未二进宫,湖人完全是他的球队,但这支球队却在那个赛季深陷泥潭,不仅战绩惨淡,而且极度混乱。来到孟菲斯打球的时候,手风不顺的科比在救球的时候飞身撞倒了现场的灰熊球迷,导致其住院,并且态度恶劣,拒绝道歉,双方一度对薄公堂。
这件事最终以科比发动钞能力而在场下和解,如今却被再度提及。
“为什么洛杉矶的媒体可以对一个年轻人的过激言论群起攻之,却对我们孟菲斯球迷曾经遭受的真实痛苦选择性遗忘?”
本地媒体充满引导性的发问,瞬间点燃了孟菲斯市民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