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迎接他们的是第74军将士们更为顽强的抵抗。
第57师的官兵们,依托事先精心构筑的层层工事和有利地形,沉着应战。每当日军炮火袭来时,他们就隐蔽在坚固的防炮洞内;当日军的炮火开始延伸,步兵开始冲锋之际,他们又迅速的进入阵地,将密集的弹雨倾泻而下。
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将冲在前排的日军成片成片撂倒。
手榴弹在敌群中不断炸开,一时间,断肢与血肉横飞。
战斗最惨烈时,第74军的许多连队都伤亡过半,有的甚至全员殉国。
连长倒下,排长顶上;排长牺牲,班长代理。士兵们抱着集束手榴弹滚入日军坦克底下,重伤员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白刃战更是日常,镜山之上,刺刀见红,怒吼与惨嚎交织,山石被鲜血染成赭褐色。
第74军以巨大的牺牲,践行了“国若用我,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他们的顽强,让日军的“武士道”精神相形见绌。
日军绝望地发现,他们的炮火无法摧毁依托山岭的意志,他们的冲锋在密集的火力和舍生忘死的反击面前,变成了一场代价高昂的自杀。
镜山脚下,日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山坡,鲜血汇聚成溪,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军”,在这里撞得头破血流,士气濒临崩溃。
就在大贺茂为突破74军的正面防线而焦头烂额之际,更致命的危机已然降临。
由于北线第33师团“出工不出力”,在完成了初期的牵制任务后,该师团便一心想着北调华北,作战意志极其消极。
面对华夏军队的顽强抵抗,他们仅仅进行了象征性的攻击,随后便以“损失较大、需整补”为由,基本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并开始逐步后撤,完全不顾中路第34师团的死活。
这使得华夏军队得以从容的调动兵力。按照顾家生的计划,从北线紧急南下的新编第15师(师长傅仲芳)迅速而隐蔽地穿插到了日军第34师团的右翼。
与此同时,经过休整并完成诱敌任务后的第70军(军长李云波)这支坚韧的湘军,也从左翼稳稳地压了上来。
另一方面,南线池田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在初期取得一定进展后,也陷入了苦战。
其大胆迂回的行动,虽然造成了华夏军队一时的被动,但其自身也因孤军深入而侧翼暴露,遭到第49军及援军的不断打击,补给线时断时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