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进行覆盖式炮击,战车部队集中使用,强行开路!再命令航空兵全力支援!我要一举碾碎第74军的正面防线!”
而面对白重喜的总攻,顾家生眼神一凛。
“命令第70军!放开大路,占据两侧!各师、团以营、连为单位,依托石洪桥、下陂桥、聂家山等地利,死守硬顶,最大限度消耗敌军锐气与兵力。
同时,急电第74军,决战时刻已到!着第57师死守镜山、白茅山核心阵地,没有命令,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第233师(廖林奇的58师调离后组建的新部队,师长张林甫)向左翼延伸,确保与70军结合部的安全,并准备向官桥方向逆袭。第51师在确保锦江防线前提下,抽调精锐,准备向北岸出击,切断敌后勤补给线!”
“最后,电令第70军打完阻击之后,加快速,迅速后撤。待日军攻势受挫,兵力疲惫之际,再给我狠狠地打它的侧翼和后方!我要让34师团,进退两难!”
沙盘之上,红蓝两色兵棋在参谋人员的手中激烈地碰撞、移动着。
白重喜的指挥如同狂风骤雨般,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他试图以绝对的力量碾碎一切障碍;而顾家生的应对则如磐石一般,在白重喜看似汹涌的攻势下,指挥若定,层层布防,步步设陷,将那狂猛的攻击力一点点引入纵深。
两人时而凝神静思,时而快速下达指令,整个第一作战厅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总裁的目光则紧紧跟随着沙盘上每一处细微的变化,仿佛已亲临那决定胜负的战场之中。
这场基于真实战报的军事推演,已然进入到了最惨烈的搏杀。
白重喜指挥的“日军”虽攻势凌厉,锐不可当,却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弹性的泥沼,前进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损失惨重;
而顾家生指挥的“国府军”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防线多处告急,但他的防线却一时还能勉力支撑、并且还有蓄势待发的精锐主力以及那支悄然绕向敌后的奇兵,让这看似被动的防御作战,充满了变数。
沙盘推演至此,所有在座的高级将领都已看出,顾家生并非是盲目乐观,其布局之深远,应对之沉着,确有一丝可能将战局导向其预言的“辉煌大胜”中。
而最终的胜负手,似乎就取决于那支穿插部队能否及时到位,以及第74军能否顶住日军第34师团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进攻。
就在沙盘上中线战况最为焦灼,白重喜指挥的“日军”倾尽全力,顾家生指挥的“国府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