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现在每片叶背上大概有十五只稻飞虱,我每天都来数,看看效果。”她在本子上记:“七月二十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5盏,喷施 1:30灵泉水,虫口密度 15只/叶。”
接下来的几天,苏瑶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去田里
——早上喷灵泉水,中午数虫口密度,晚上检查杀虫灯的接虫盘。第一天中午,虫口密度降到了 12只/叶;第二天早上,接虫盘里的稻飞虱堆了半盘,虫口密度降到了 8只/叶;
到了第三天,稻叶上的黄点明显减少,稻苗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可到了第四天,天突然下起了小雨。苏瑶担心杀虫灯进水,冒雨跑到田里,把灯关掉,又用塑料布把灯头盖起来。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冷得她打哆嗦,二柱子也来了,帮着一起盖塑料布
:“你这也太拼了,等雨停了再来不行吗?”苏瑶摇摇头:“这灯要是进水坏了,稻飞虱又会多起来,不能等。”
雨停后,苏瑶赶紧检查杀虫灯,还好没坏,只是电线有点湿,她用布擦干,晚上又按时打开了灯。
第五天早上,她数虫口密度时,惊喜地发现每片叶背上只有 5只稻飞虱了,稻叶也重新变得绿油油的,再也看不到之前的黄点。
二柱子凑过来看,笑着说:“还是你有办法!这杀虫灯加灵泉水,比杀虫剂管用多了,还不伤害稻苗。”
苏瑶蹲在田里,用放大镜看着稻叶背面——稻飞虱的蜡质层被灵泉水破坏了,身体变得干瘪,再也爬不动了。
她在本子上记:“七月三十,虫口密度 5只/叶,稻飞虱蜡质层被破坏,防治效果显著。”
到了第七天,苏瑶再次数虫口密度,每片叶背上的稻飞虱只有 3只,比之前减少了 80%,稻田里的黄点也消失了,只剩下绿油油的稻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片绿色的波浪。
张婶提着篮子来送早饭,看到田里的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这虫子总算被治住了!我还以为今年的稻子要减产,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想出了法子。”苏瑶接过早饭,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个煮鸡蛋,她咬了一口馒头,心里暖暖的——这几天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她站起身,望着整片稻田,杀虫灯还挂在灯杆上,淡紫色的光在白天虽然不明显,但晚上却能守护着稻田。
灵泉水的瓶子放在田埂上,里面还有少量的水,倒映着蓝天和稻苗。
苏瑶掏出本子,在最后一页写下:“稻飞虱绿色防治方案成功,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