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沟那汉子被放走后,村里议论了好几天。有人说苏瑶心太软,该狠狠教训一顿;也有人觉得都是庄稼人,不容易。苏瑶没多解释,只是让二柱子带人在试验田周边又多加了两道篱笆,夜里值守的人手也添了几个。
日子还得照常过。秧苗在六十倍稀释的灵泉水滋养下,一天一个样。那些原本僵硬的叶片彻底舒展开来,颜色从沉郁的墨绿转为鲜亮的翠绿,长势虽然比正常苗区慢了一拍,但总算赶了上来。
这天清晨,苏瑶正蹲在苗床边记录每株秧苗的高度,老周急匆匆从外头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昨儿后半夜,又有人摸到田边了。“老周压低声音,“好在咱们新设的铃铛响了,人没逮着,但在篱笆外头捡到这个。“
他摊开手心,是一小截被精心削尖的竹管,一头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苏瑶接过竹管,在指间转了转。竹管内壁光滑,显然是反复打磨过的。“取样器。“她语气平静,“看来上次放走那个人,没让他们死心。“
二柱子凑过来看了一眼,火气立刻上来了:“这帮人还没完没了了!苏瑶,要不我带几个人,直接去赵家沟问问!“
“无凭无据的,怎么问?“老周瞪了他一眼,“人家咬死不认,你能怎样?“
苏瑶把竹管收进衣兜:“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咱们的东西金贵。“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秧苗再养几天就能移栽了,这段时间更要小心。“
她吩咐苏婉把育苗棚的草帘再加厚一层,既保温又遮光。又让二柱子带着年轻后生,每晚分成两班,明暗哨交替值守。
然而就在移栽前三天,又出状况了。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苏婉。她在清晨浇水时,注意到几株位于苗床东南角的秧苗叶片上出现了细小的黄斑,像是被什么东西烫过一样。
“苏瑶姐,你快来看看这个。“苏婉的声音带着紧张。
苏瑶快步走过去,蹲下身仔细察看。黄斑很小,但分布很有规律,主要集中在叶脉附近。她轻轻撕下一小片带黄斑的叶子,凑到鼻尖闻了闻,隐约有股极淡的酸味。
“不是病害。“她眉头紧锁,“倒像是......药害。“
“药害?“老周也赶了过来,“咱们从来没打过药啊!“
苏瑶没有说话,目光扫过育苗棚的每个角落。突然,她注意到东南角的草帘有一处不明显的破损,大小正好能伸进一只手。
“昨晚谁值的这一班?“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