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简图越来越多。二柱子浇水时,屏着呼吸,生怕手一抖,就坏了规矩。
变化是悄然而至的。几天后,那几行只用井水的,像是彻底断了指望,非但没缓过来,叶子反倒更蔫吧了,颜色灰扑扑的,了无生气。
兑水七十倍的,效果若有似无,跟井水差不多。
兑水五十倍的,僵苗那沉郁的墨色淡了些许,可长势依旧迟滞,像是背负着看不见的重担。
唯独那兑水六十倍的几行,像是久旱的土坷垃终于等来了恰到好处的春雨,那令人心头发紧的深绿,明显褪去了,透出底下本该有的嫩绿。蜷缩的叶片,虽然还没完全舒展开,但那股子僵硬的劲儿,松动了。
“六十!是六十倍!“苏婉比对完最后一遍数据,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指着本子给苏瑶看,“苏瑶姐,你看,僵苗缓过来了!“
苏瑶接过本子,指尖划过那些变得好看的数字,紧绷了多日的嘴角,终于微微有了一丝弧度。她走到那几行秧苗前,蹲下,伸出手指,极轻地拂过叶片。触感不再是那种令人心忧的脆硬,带上了一点柔韧的生气。
“看来,秧苗娇嫩,眼下这个浓度,最合适不过了。“她长长吁出一口气,胸口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仿佛被挪开了一点。
只是,没容她这口气喘匀,新的风波,便毫无征兆地拍了过来。
这天后晌,日头偏西,二柱子一阵风似的冲进育苗棚,额上挂着汗珠,脸上又是气又是急:“苏瑶!有人在外头鬼画符!还想动咱们的玉米茬子!“
苏瑶心下一沉。太空玉米收了,留下的秸秆和试验田本身,都是宝贝,关系着来年的数据和种子。她立刻跟着二柱子往外走。
试验田埂上,果然多了几串杂乱陌生的泥脚印,靠近路边的几根玉米秆子,被蛮力掰折了,断口处还湿漉漉的。老周带着几个后生正在田边查勘,脸色都很难看。
“瞅见人影没?“苏瑶问,声音有些发紧。
“溜得快,没撵上。“老周啐了一口,“看那手脚,不是咱本地人,倒像是...冲着咱们这田里的名堂来的。“
这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了苏瑶刚刚松弛些的心口。秧苗的难关还没完全渡过,外头窥探的眼睛,已经贴到了门上。她想起之前李家坳半夜摸来的事,心里明白,这名气传出去,招来的不光是看热闹的,还有藏在影子里的算计。
“今晚起,试验田,还有这育苗棚,加人守夜。“苏瑶没有犹豫,声音斩钉截铁,“棚子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