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稳住朝堂和民间大局。这些阴沟里的老鼠,交给朕来处理。”
毛草灵看着他眼中熟悉的厉色,知道这位枕边人即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她没有劝阻,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小心行事,勿要牵连过广,动摇国本。”
“朕心中有数。”
……
接下来的几天,乞儿国的朝堂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潜流汹涌。
宇文昊以“整饬边备,核查军资”为名,派出数支由影卫和内卫高手组成的钦差队伍,分赴各地。这些钦差手持密旨,行动迅捷如风,目标明确。
首先遭殃的是以陇西李氏为首的几个大家族。他们仗着族中有人在朝为官,与边境守将关系密切,长期垄断对唐的盐铁、马匹走私,获利巨万。钦差队伍半夜闯入,直接控制族中核心人物,查抄账册、书信。铁证如山,其与大唐边将勾结,泄露军情、偷运违禁物资的罪行昭然若揭。
陇西李氏家主李崇义在狱中犹自叫嚣:“我李家乃百年望族,与大唐崔、卢几家世代姻亲!尔等安敢动我?不怕大唐天兵降临吗?”
负责审讯的内卫统领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陛下有旨,通敌卖国者,夷三族。你的崔家卢家姻亲,若敢来犯,便是下一个。”
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短短半月,三个盘踞地方、与大唐牵扯颇深的世家被连根拔起,主要成员或斩首或流放,家产充公。其党羽官员也被清洗大半。朝野震动,那些原本蠢蠢欲动、心怀异志的势力,瞬间偃旗息鼓,噤若寒蝉。
宇文昊用铁与血,向所有人宣告了背叛的下场,也极大地震慑了潜在的宵小。
然而,外部压力并未因此减轻。
这一日,八百里加急军报传入京城——大唐陇右节度使麾下的一支骑兵,以“追剿马贼”为名,越过边界,袭击了乞儿国边境的一个小型榷场(边境互市市场),焚毁货栈十余座,掳走牛羊数百头,杀伤护卫及商民数十人!
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这已不是摩擦,而是赤裸裸的武装挑衅!
朝堂之上,群情激愤。武将们纷纷请战,要求以牙还牙,出兵报复。
“陛下!唐狗欺人太甚!若不一战,国威何存?!”
“请陛下发兵!臣愿为先锋,必斩那陇右节度使狗头献于阙下!”
文官集团则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认为必须强硬反击;另一派则主张克制,认为国力尚弱,不宜与大唐全面开战,应通过外交途径严正抗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