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恭敬地躬身行礼,眼中流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爱,而非单纯的畏惧。
这一切,都有她倾注的心血。那改良的曲辕犁图纸,是她凭着记忆一点点画出;那兴修水利的预算,是她与工部官员反复核算;那鼓励商贸的税制改革方案,是她顶着保守派大臣的压力极力推行;那慈幼局、安济坊(类似养老院和免费诊所)的设立,更是她力排众议,从自己的份例中节省出首批资金创办……
十年,她已将太多的情感与精力,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
马车在城南慈幼局门前停下。慈幼局的管事早已得到消息,率领一众仆妇、嬷嬷和在此就读或生活的孩童们,在门外恭敬等候。
“恭迎凤主娘娘!”见到毛草灵下车,众人齐声跪拜,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都起来吧。”毛草灵快步上前,亲手扶起年迈的管事嬷嬷,目光柔和地扫过那些睁着大眼睛,好奇又带着些许怯意望着她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多是孤儿或被遗弃的女婴,在慈幼局,他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读书识字,学习女红或其他谋生技艺。
“孩子们近来可好?课业如何?衣食可有短缺?”毛草灵一边往里走,一边细细询问。
管事嬷嬷一一回答,言辞间满是感激:“托娘娘洪福,孩子们都好。前几日还有几个大了的孩子,考入了城西的官立织造坊,有了正经差事,都感念娘娘恩德呢!”她指着院子里正在朗读《千字文》的一群小女孩,“您听,她们念得多好。若在以往,这些丫头片子,怕是早就不知被卖到何处去了……”
毛草灵看着那些稚嫩而认真的脸庞,心中慰藉。她走进课堂,拿起一个女孩临摹的字帖,温和地夸奖了几句;又去查看了宿舍和食堂,确保环境整洁,饮食无忧。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一个约莫七八岁、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鼓足勇气,跑到她面前,将一枚用彩线编织的、略显粗糙的平安结塞到她手里,小脸涨得通红:“娘娘……送给您!嬷嬷说,您可能要回很远很远的老家了……这个……这个保佑您平平安安!”
小女孩的话音刚落,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大人,包括管事嬷嬷,脸色都变了,惶恐地看向毛草灵。显然,连这慈幼局深处的孩童,都听到了她要离开的风声。
毛草灵握着那枚带着孩子体温的平安结,心头巨震。她蹲下身,与小女孩平视,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孩子。这平安结,很漂亮。娘娘……很喜欢。”
她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