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天,她起床刷牙洗脸,吃完窝窝头。
看着桌子的字条,她哥和小瑾去上班,军军去上小学,丁旭跟着去训练中午不回来,其它人中午都回来吃饭。
她还欠着后勤酒精,拿出600斤高粱。
她搬出那石磨,开始给高粱开口。
这不是为了磨粉,而是为了巧妙地碾破高粱坚硬的外壳,露出里面的淀粉,方便后续的糖化和发酵。
她推动石磨,发出均匀的“咕噜”声,力道控制得极好,既要破壳,又不能碾得太碎。
好在王家自带大力,磨好六百斤的高粱,他们也回来,她也正好磨好,连续拉了5个小时,轻轻松松。
中午王小小就煮了鸡蛋紫菜汤,咸菜,豆腐脑,肉松,等着军军把窝窝头拿回来就行。
“姐,下午我就不去了实验室,我帮你。”
“小瑾,不用,今天下午就煮熟,晾凉就行。”
午饭过后,王小小片刻未歇,立刻开始处理碾碎的高粱,拿出两百斤已经碾开的高粱,剩下的放到一边。
锅里的水沸腾着,她将高粱倒入30斤,用木铲不断翻动,确保每一粒都均匀受热。
汗水从她的额角滑落,但她的动作依旧稳定而高效。
对她而言,这推磨和此刻的蒸煮,不过是日常的体能消耗,王家血脉中传承的力量让她足以轻松应对这些在常人看来繁重无比的劳动。
蒸熟的高粱散发着浓郁的谷物香气,被她均匀地铺在早已准备好的、洗刷干净的巨大油布上。
她没有足够大的容器来进行一次性发酵,只能采用这种分批、摊晾的方式。
“姐,真的不用我帮忙?”贺瑾看着王小小独自忙碌的身影,忍不住再次问道。
王小小头也没抬,用手背试了试高粱的温度,“不用,你去了实验室,也是在想我这里怎么蒸馏。去吧,把心思用在你的影子网络里,我这里只是体力活,步骤对了就行。”
她语气平静,却点破了贺瑾的心思。
他的确在脑海里已经开始设计冷凝管和加热装置的优化方案了。
贺瑾离开后,王小小继续专注地进行着她的工作。
她需要等待这些高粱降至适宜的温度,然后才能拌入酒曲。
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太低则无法启动发酵。
这其中的分寸,全靠手感与经验。
她并不焦急,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