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内侍一声悠长的通传,三名身着浅粉绣缠枝莲纹宫装的少女,在宫女的引导下,步履轻盈却难掩紧张地款款走入殿内,至御前适当距离处停下,齐整下拜。
刹那间,仿佛整个宫殿内的光线都汇聚到了她们身上。
三位少女皆身着统一规制的秀女礼服,衣饰华美,妆容精致,尽可能展现着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她们低垂着眼睑,步履轻盈,姿态端庄,不敢有丝毫逾矩,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紧抿的唇瓣,还是泄露了她们内心的激动与紧张。
毕竟,眼前坐着的年轻帝王,一言便可决定她们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三名女子,便是从七千人中层层选拔出的最后胜者。
无论今日结果如何,她们中最不济的也将获封贵妃之位,从此成为这紫禁城的主人之一。
朱由校端坐于上,目光落在三人身上时,心中竟泛起一丝难得的紧张与激动。
纵使身为大明皇帝,执掌天下生杀大权,在这一刻,他也不免有些许寻常男子的心绪波动。
他的目光很快便被站在中间的那位少女吸引,正是张嫣。
与初选时一样,她依旧未施浓妆,淡扫蛾眉,肤如凝脂。一双明澈的眼眸平静地注视着前方,既不躲闪也不刻意迎奉。
她步履从容,身姿挺拔,在那身华美的宫装映衬下,越发显得气质出尘,宛若空谷幽兰,独立于百花之中。
左侧的秀女容貌娇艳,眼波流转间自带几分妩媚;右侧的则温婉可人,低眉顺目尽显柔美。
二者皆是万里挑一的美人,但在张嫣那由内而外散发的恬淡气韵对比下,终究少了一份能母仪天下的沉静大气。
朱由校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流转片刻,并未立刻做出选择。
他心中虽已倾向张嫣,但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后世、立志革故鼎新的君主,他深知自己前路艰难,更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能在精神上理解他、在风雨中支持他的伴侣,而非一个仅仅符合传统规范的“贤后”。
他略一沉吟,抛出了一个在这个年代颇为新颖的问题:“朕常思,世人多言女子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囿于庭户之内,相夫教子便是毕生功业。”
“然,朕观古之贤后,如长孙皇后著《女则》,马皇后辅太祖定鼎,其行其德,惠及天下,远超闺阁。今日问于尔等:”
他目光扫过三人,缓缓道:“依尔等之见,女子之未来,其志其责,莫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