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得躁动不安。
各种议论、猜测、恐慌、兴奋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碰撞。
大户人家派出来采买的下人,听到这些风声,个个心惊肉跳。
有机灵的,赶紧自掏腰包买上一份报纸,揣在怀里,急匆匆赶回府中向主人禀报。
林府,内宅书房。
管家老刘几乎是小跑着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报纸,神色慌张:“老爷,大事不好了,您快看看这个!”
林黎川正在核对账目,闻言心头一跳,以为是光复军又来催粮派款,皱起眉头:“光复军的‘协饷粮’我们不是已经按数缴纳了吗?收据都开好了,怎么还有什么事?”
原来向各地征税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从浙江到福建,石达开从安徽带来的粮食都已经吃光了。
所以在不进行抢掠的前提下,秦远临时性的向府城及各县镇商户,按其经营规模,借征一笔‘光复饷’,言明此为暂借,等到新税制施行后,可凭此抵税。
并且还向境内所有拥有田产百亩以上之大户,按其田亩多寡,劝募‘协饷粮’,同样开具借据,许以未来优免。
对于那些抗拒不交、隐匿田亩者,自然是严惩不贷。
至于普通农户,今年夏粮,只需缴纳旧制应交漕粮数额的五成,其余一概免征!
并宣布,自明年起,将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新制!
等于是将征税提前征收,并且主要就是征收这些有钱人的税。
林家作为建宁府的一等大户,不光是在城内有着多间商铺产业。
而且在乡下,还有着几百亩好田,自然是重点征收对象。
虽然对方态度还算客气,也打了借据,但终究是割肉,让他心疼不已。
想当初,要不是舍不下这偌大家业,他早就学一些亲友跑去福州避祸了。
“老爷,不是征粮,是报纸!光复军办的报纸!”
管家急忙将手里的《光复新报》递到陈黎川面前。
林黎川这才注意到这份新奇物事,带着疑惑接过来。
展开报纸,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光复军安民、招贤、优抚军属等告示,这些早有宣讲队敲锣打鼓宣传过,他并不觉意外。
他疑惑地看向管家:“老刘,这些算得上什么大事?让你这么慌慌张张的。”
“老爷,不是这个,是中间,您看中间那几篇大文章!”管家焦急地指着报纸的核心版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