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和滑跃式飞行甲板等多个第一。
而“瓦良格”号,承载着更多的希望与改进,已在1988年下水,目前完成了约68%的工程。
按照原计划,它应在1993年左右正式服役,成为苏联海军走向深蓝的又一利刃。
但眼下……巴比奇坐在通往船厂的车上,眉头紧锁。
作为总设计师,他比任何人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上层的拨款正在锐减。
为了保住最核心的船体工程进度,设计局和船厂已经不得不压缩其他一切开支,包括人员薪资和福利。
为此,局里和厂里的工程师、专家们没少抱怨。
可奇怪的是,最近半个月,那些牢骚声似乎少了很多。
他偶尔会撞见一些同事与陌生面孔低声交谈,神色诡秘,见他过来便迅速分开。
这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希望马林科夫、列昂尼德他们能顾全大局,不要再闹出什么乱子了,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巴比奇喃喃自语,迈步走进了熟悉而又显得有些凝重的船厂大门。
他敏锐地察觉到,沿途遇到的不少同事,目光在与他接触时都有些躲闪。
怀着疑虑,他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刚摊开图纸,准备为“瓦良格”号后续的舾装工程梳理进度,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巴比奇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
门被推开,三名他手下的核心工程师——马林科夫、列昂尼德,还有年轻的奥斯托洛夫斯基,神情紧张地走了进来。
巴比奇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奇怪的组合,皱起了眉头:“马林科夫、列昂尼德,还有奥斯托洛夫斯基?你们三个不在船上盯着施工,一起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三人中身材最高大的马林科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将一份对折的信纸放在了巴比奇的办公桌上,声音有些干涩:“巴比奇同志,这是我的辞职信。”
“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
在他的带领下,列昂尼德和奥斯托洛夫斯基也仿佛下定了决心,连忙将自己的辞职信递了上去,眼神却心虚地不敢与巴比奇对视。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巴比奇的眉头皱起,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我知道,现在设计局和船厂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上级已经优先保障我们的物资供应了!”
“工资是暂时降低了一些,可局长不是承诺过吗?等‘瓦良格’号顺利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