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与刘军在酒店吃完早餐后,在约瑟夫的陪同下,他们与啤酒厂领导层一路参观着这诺大的酒厂。
这一路上的见闻,更是让他确信。
波罗的海啤酒厂,非但不是一家“资不抵债”的企业,反而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
资产有所丰裕的大厂。
而且令他担心的最坏局面也没有出现。
清点资产时他发现,仓库里原材料堆积如山,各类设备也都齐全并没有被拉走变卖。
虽然账目上失去了所有的流动资金,而且还背上了一千多万的负债。
但是,那一系列的经营许可证,都足可作为补偿。
“潘先生”
参观完后,走进会议室。
厂长米哈伊尔笑着问道:“怎么样,和账目上有什么出入的地方吗?”
“我们波罗的海啤酒厂虽然因为经营不善有些亏损,但是设备和生产线那都是国内顶尖的。”
“我们听闻,远东集团旗下的远东饮料经营的非常好,远东格瓦斯沙皇格瓦斯畅销全苏联,而且最近似乎还准备进入可乐市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领导层以及圣彼得堡市政府,都认为将波罗的海啤酒厂交到远东集团手里,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话半真半假。
因为只有交到远东集团这家中资控股的企业当中,他们内部的诸多操作才能进行掩盖。
而且,这也是顺应“引入外资盘活国企”的舆论呼声,平息工人们可能的不满。
现如今圣彼得堡市民对于波罗的海啤酒厂是有非常多的议论的。
觉得去年才整合完成的新厂,怎么一下子就资不抵债了呢?
这家酒厂可关乎着几千人的工作岗位。
背后是几千个家庭,几万人的生计。
而远东集团此前收购奥恰科夫,直接盘活了这家在奥运时期建立起来的饮料厂。
圣彼得堡市民都希望波罗的海啤酒厂也能和奥恰科夫一样,在远东集团手中,重换新生。
对于这些弯弯绕绕,潘石屹固然不是都清楚地。
但是他清楚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能给远东集团带来巨大的收益。
不光能让远东国际银行储备的资金花出去。
而且还能通过这家酒厂,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释放出辐射全苏联的影响力。
所以,在双方的一致认同下。
关于收购签约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