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里克点点头,不以为意:“营销做得再热闹,也动摇不了基本盘。”
“莫斯科市民的钱,要么塞在自家的床垫下,要么存在莫斯科国立银行这类国家银行里求个安稳。”
“而那些稍有资产和见识的人,首选自然是我们。谁会放心把身家性命交给一家初来乍到的中国银行?”
就在他们悠闲品评之时,楼下大厅的剪彩仪式已然结束,进入了媒体提问环节。
现场的记者人数比刚才又翻了一倍,长枪短炮对准了台上的秦远。
而参与典礼的嘉宾阵容,也在不断刷新着记者们的认知。
伏尔加厂长卡丹尼科夫几乎发动了他所有的人脉,带来了工业体系内的一众实权人物。
他背后的“劳动集体联盟”影响力巨大,几乎覆盖了苏联各地的骨干工厂。
而别列佐夫斯基同样不甘示弱,与他交好的新兴私营企业主、贸易商济济一堂。
一家中国人开的银行,竟能同时得到苏联传统工业体系和新兴资本力量的双重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爆炸性的新闻点。
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抛出了问题,声音嘈杂:
“秦先生!劳动集体联盟是苏联最具影响力的工业组织,卡丹尼科夫厂长等人的到来,是否意味着远东国际银行即将与联盟达成深度合作?”
“秦先生,我们听闻前段时间十国银行给您批了一笔一百五十亿卢布的贷款,请问这笔钱会用在哪里?你觉得远东集团值得这么多资产吗?”
“对于远东集团在莫斯科的崛起,您认为,未来还会有类似的企业出现吗?您对于莫斯科这座城市,有什么评价?”
……
问题如连珠炮般袭来。
秦远面带微笑,从容地压了压手,强大的气场让喧闹的现场迅速安静下来。
“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的热情。今天是远东国际银行开业的大喜日子,其他商业细节不便在此过多讨论。”
“不过,我可以就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简要回答。”
他首先看向第一个提问的记者:“首先,我们与卡丹尼科夫厂长代表的劳动者群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相互尊重。工人同志是苏联最伟大、也是最坚实的根基。”
“我很荣幸地宣布,远东国际银行已经与劳动集体联盟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将在各大加盟共和国,陆续为超过五百家工业、运输、贸易和服务企业的工人同志,提供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