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围的一场小规模遭遇战中,打残了他们至少三个胸甲骑兵中队和三个龙骑兵中队。”
“但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应该还在沙勒罗瓦城周边,为他们的步兵提供侧翼掩护你们一旦在南岸展开行动,第一个要面对的,我估计八成就是他们。”
莫林顿了顿,继续说道:
“关于这支骑兵师,我有几个关键情报.第一,他们的胸甲骑兵装备的附魔胸甲,防护能力很强,足够抵抗四发7.92毛瑟弹的射击。”
“第二,对方的训练水平很高,指挥官抓机会的能力也很强,非常善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穿插和包抄,你们在野战中和他们对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莫林的语气变得格外凝重。
“是关于他们的75毫米魔导炮.这玩意的威力,我估计也远超你们的预料,它不仅射速极快,而且炮弹经过了魔导技术的加持,爆炸威力比我们自用的77毫米野战炮要大得多.你们师属的骑炮营如果跟他们贸然对射,八成会吃大亏。”
莫林提供的这些情报,对于马维茨他们来说,每一条都极为重要和珍贵。
在这个时代,各国军队之间并没有一个系统化、高效的情报共享机制。
萨克森这边所谓的‘军事情报部门’,更像是总参谋部或者各个军种下属的一个个独立机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和归档一些公开信息。
至少在莫林的记忆里,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德二,要等到1914年底,才建立了‘总参谋部第三处’这个相对专业的陆军情报部门。
而眼下情报的主要来源,无非就是和平时期互派的军事观察团,各国公开发行的军事杂志——这些杂志往往喜欢聘请退役军官撰文,以及驻外大使馆定期发回的一些报告。
这种纯靠人力、没有统一标准的情报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准确性堪忧。
大部分时候,各国高层能拿到的情报都是“某国可能在研制新型300毫米口径火炮”、“某国海军可能将下水了一艘新型战舰”这类模棱两可的消息。
像莫林这样,能直接给出敌方装备具体性能参数、部队番号、指挥风格,甚至是战损情况的精确情报,就相当离谱了。
马维茨上尉和他的同伴们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他们越听越心惊,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城内那地狱般的景象,他们甚至会怀疑莫林是不是在吹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