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跟敌人逐屋、逐街地进行争夺,最大程度地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拖延他们的进攻时间。”
“最后一道,是桥头堡防线。”
莫林重重地点了点那三座桥梁的南端,画了三个圈。
“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依托桥头的建筑物和沿河的街道,构筑最后的防御核心!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守住这三座桥,直到援军抵达。”
四道防线,层层递进,层层阻击。
这是一个纵深极大,极具韧性的防御体系。
其核心思想,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用复杂的城市地形,来抵消敌人的兵力优势。
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看着草图上那逐渐变得清晰的部署,听着莫林沉稳的讲解,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信心所取代。
这个计划,应该可行!
莫林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在离开列日要塞群之前,我已经有预感可能会打一场恶战.所以特意从‘鲁登道夫战斗群’的军需官那边,弄来了大量的麻布袋,整整装了两卡车。”
“这事儿我记得,”
克莱斯特点了点头。
“当时我还纳闷,您要那么多空麻袋干什么。”
“现在它们派上用场了。”
莫林笑了笑,继续说道:
“再加上我们从沙勒罗瓦城里搜集的一部分,现在立刻全部下发下去.让各连组织人手,到河边去把沙袋都填满!”
“然后用这些沙袋,在城市内的主干道、十字路口、以及所有我们预设的防御节点上,布置起坚固的沙袋掩体!”
“具体怎么布置,我也会画出草图,方便各连进行参考。”
除此之外的部署,其实就是老样子了。
将一些主干道两旁的建筑,一楼的大门和窗户全部封死,只留下二楼和三楼的射击口。
所有关键的建筑物之间,尽可能地打通墙壁,形成内部通道,方便部队在建筑物之间机动,避免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这一次教导突击营携带了大量炸药,这项工作做起来效率也会更快。
这一系列的布置,都是莫林在塞维利亚巷战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相比起当时在塞维利亚作战时的仓促和窘迫,教导突击营现在的情况要好上太多了。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有足够的兵力来构筑防线,人员的训练度和火力水平,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